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民间风俗安丧的时辰的禁忌,落葬一般选择什么时间

民间风俗安丧的时辰的禁忌目录

民间风俗安丧的时辰的禁忌

落葬一般选择什么时间

安葬时辰的大忌是什么

什么时辰阴气最重

民间风俗安丧的时辰的禁忌

民间风俗中关于安丧时辰的禁忌有以下几点:

1. 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一个禁忌习俗,认为在正午时分出殡是不吉利的。通常情况下,黎家人如果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但绝对避免在正午时分出殡[]。

2. 生肖相冲时辰禁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出殡日的生肖相冲时辰也是需要避免的。例如,鼠、兔、马、羊四相忌猪,龙、蛇、狗三相忌羊。这意味着在这些时辰进行出殡活动是不吉利的[]。

3. 忌双日出殡:在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双日出殡被认为是不祥的预兆,因为双日出殡被认为有“死两人的含义”。因此,出殡时必须选择单日进行[[7]]。

4. 刚日和柔日的配合: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和柔日要配合好,否则被认为是不吉的[][[4]][[5]]。

这些禁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丧葬时辰选择的重视和复杂性。

落葬一般选择什么时间

落葬的时间选择通常有多种讲究和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热灰葬: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要求在遗体火化后的3天或7天内进行落葬。这种做法基于“入土为安”的观念,认为“早入土,早为安”[[5]][[7]][[14]]。2. 七里葬:也称为“七七四十九天葬”,要求在人故世后49日内落葬。由于“热灰葬”常常要先落葬后竖碑,因此将落葬时间推到人过世后49日内[][][[6]]。3. 百日葬: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天内落葬为佳期,称为“百日葬”。传统习俗认为百日祭结束,象征着葬期结束,因此常选择百日葬日期安葬[][[8]][[19]]。4. 周年葬:对于有守灵习俗的地方,按民俗习惯在已故亲人的周年落葬最有纪念意义,称为“周年葬”[][[8]][[19]]。5. 黄道吉日:根据黄历选择一个吉利的日期进行落葬,通常避开冲属相的日子[[29]]。6. 特定节日:如清明、冬至期间前七后八落葬,称为“习俗葬”[[4]][[13]][[26]]。7. 大寒节气:民间习俗认为大寒节气是迁墓落葬的最佳日子,称为“干燥葬”[[4]][[23]]。落葬的时间选择因地区和家庭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在遗体火化后的短期内(如3天或7天),以及逝者逝世后的特定时间段(如49天、100天或周年)。还可以根据黄历和特定节日来选择吉利的日期进行落葬。

安葬时辰的大忌是什么

安葬时辰的大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不能早过日出,也不能晚过日落:这是基本的禁忌,确保安葬时间在白天进行[][[5]][[6]]。2. 避免特定时辰:例如寅时(凌晨35点)不宜下葬,因为这个时段空气潮湿,可能导致尸体和棺椁的加速腐烂[]。3. 忌天火日、红沙日、小红沙日、天冲地克日、岁破日、冲亡日:这些日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应避免在此期间进行安葬[]。4. 避免冲煞时辰:例如某些时辰可能会与逝者的生肖或八字相冲,导致不利影响。具体时辰的宜忌可以参考黄历查询[][[4]][[8]]。5. 避免使用化学香、劣质香祭拜:这样反而招致不利[[10]]。选择正确的安葬时辰被认为能够带来家族的安宁,避免不幸[]。

什么时辰阴气最重

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辰是子时。子时指的是半夜11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段,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阴阳交替、阴气最盛的时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