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福鼎祭祀风俗,福鼎丧事风俗

日期2024-07-01 08:38:08 来源 其他

福鼎祭祀风俗目录

福鼎祭祀风俗

福鼎丧事风俗

福鼎节日风俗

福鼎祭祀风俗

福鼎的祭祀风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做福与吃福:福鼎民间有“做福”和“吃福”的习俗。老百姓会集资宰杀猪、羊、牛等祭祀神祇,祭祀完毕后,大家在庙里会餐,这就是“吃福”。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5]]。

2. 祈福节会活动:福鼎还有由“做福”“吃福”而拓展成固定的“祈福”节会活动,如店下镇溪美村的“六月六”祈福会。期间,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杀猪宰羊,招待亲朋邻里,并进行祭拜神明的活动,还请戏曲班子前来演出[][]。

3. 烧纸钱与烧金元宝:福鼎市的人民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祭祀烧纸钱是其重要的一环。特别是烧金元宝,有着独特的讲究和含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

4. 冥斋节: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福鼎罗唇村村民会在马氏真仙宫举行盛大的冥斋祭神活动,纪念明朝时抗击海盗和倭寇而献身的马氏三姐妹,祈求太平。这项民俗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4]]。

5. 太姥娘娘祭典: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福鼎市道教协会与点头镇中湾大峨探花府管委会联合举办太姥娘娘祭典仪式,以纪念白茶始祖太姥娘娘羽化成仙的日子,弘扬福鼎白茶和太姥道教文化[[7]]。

这些祭祀风俗不仅展示了福鼎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福鼎丧事风俗

福鼎的丧事风俗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断气仪式:当一个人去世后,家属会放三声爆竹,并且迷信者会给死者念经或祈福以“送魂上天”。在这个过程中,亲属不得放声哭泣,认为哭泣会影响死者的灵魂[]。2. 拾骨习俗:在福鼎等地,拾骨时要将死人的牙齿敲掉,以防其日后“吃人”。而在福州、莆田等地,拾骨师傅会在拾骨前喝几口白酒,并用白酒喷洒坟墓和骨骸,以驱邪[]。3. 厚葬传统:长期以来,福鼎受“死者为大、厚葬为荣”的传统观念影响,丧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等攀比之风愈演愈烈[]。4. 文明治丧:近年来,福鼎市政府提倡文明治丧,要求办理丧事活动应当守法、文明、节俭,不得妨碍公共安全、交通秩序,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5]]。这些习俗和做法反映了福鼎地区在丧葬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福鼎节日风俗

福鼎的节日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传统习俗、民间活动和文化庆典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节日风俗:1. 端午节:福鼎的端午节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包括挂香袋、艾草,午时贴对联,洒雄黄酒等[[5]][[11]]。福鼎畲族同胞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家家户户会包粽子,祭祖,并用红纸条、红线扎蒲艾挂门上[[14]]。端午节期间,还会举行龙舟赛,这是福鼎地区的一项重要活动[[22]]。2. 二月二畲族会亲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福鼎双华等地的畲族人民会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这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26]]。3. 六月六祈福会:在店下镇溪美村,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都会举办祈福会,期间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杀猪宰羊,招待亲朋邻里,并进行祭拜神明的活动,还请戏曲班子前来演出[]。4. 牛歇节:农历四月初八是福鼎畲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称为“四月八”牛歇节。这一天,畲族人民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欢歌满乡[[24]]。5. 春节:春节期间,福鼎市体育中心会举办“玩转年俗,福艺迎春”年俗展示体验活动,市民可以逛市集、看表演、赏非遗,感受浓浓的年味[[7]][[8]][[29]]。6. 白茶节:每年的白茶节是福鼎市的传统节日之一,吸引了大量茶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与,以庆祝福鼎白茶的丰收[[20]]。7. 元宵节:元宵节期间,福鼎街头会挂满红灯笼和其他花灯,市民会欣赏灯笼并参加各种灯会活动[[27]]。这些节日风俗不仅展现了福鼎人民丰富的生活样态,也体现了他们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生动活泼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