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厦门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厦门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时间 2024-03-07 18时 参考 用户推荐

厦门端午节有什么风俗目录

闽南传统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厦门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厦门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包括:。

1.吃粽子: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食品之一,由糯米、肉、豆等食材制成的。

2.赛龙舟:这是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投江。

3.挂艾草:艾草是端午节的标志物之一,人们会在门前悬挂艾草,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4.穿五彩线:人们会用五颜六色的线穿在手腕上,以驱邪避灾、保平安。

5.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酒,人们认为可以驱邪避灾、保平安。"。

闽南传统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 闽南地区的端午节习俗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展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2. 民俗专家石奕龙教授指出,闽南端午习俗主要分为三类:驱邪避害、端午食品和龙舟竞渡,这些习俗体现了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

3. 泉州的端午节有插五瑞、儿童佩戴香囊、饮用雄黄酒和炒午时盐等祈福消灾的习俗,还有趣味盎然的“采莲”活动,通过独特的驱邪形式为民众带来祝福。

4. 漳州诏安县保留了“贡王”的传统民俗,端午节时,当地人会抬着神像游行,唱着“贡王歌”,气氛热烈,体现了民间对英雄的纪念。

5. 厦门的端午节同样富有特色,家家户户悬艾叶、榕枝,还有海滨的龙舟竞渡和传统的“抓鸭子”竞技活动,这些都构成了厦门端午节的热闹场景。

厦门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厦门的端午节习俗

  

  抓鸭子:你一定没听说或没看过这个民俗风情吧?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雷同的,大致的过程是这样:

  1、在游泳池的上方(离水面约有2-3米左右的高度)一边,放着一支涂满了润滑油的大概5-6米的木头柱子,柱子的一头固定在游泳池边上,另一头伸向游泳池中央,并在柱子下方悬挂着一个鸭笼,笼子里装着2-3只活跚乱跳的鸭子;

  2、参赛的选手必须会游泳,并且通常是游泳高手;

  3、比赛规则:要求选手从游泳池边的木头这端走到伸向游泳池的另一端,然后将鸭笼打开,将活蹦乱跳的鸭子放至游泳池中,最后将鸭子追到手,获胜者将抓到的鸭子归为已有。

  这时游泳池边上站满了围观的人们,以及比赛的裁判,一声哨响,只见参赛的选手从涂满润滑油的木头上摇遥晃晃的走过去。

  各位试想,独木桥本来就比较圆滑,再涂上润滑油,通常选手还没走到一半,就已经跌入游泳池中扑腾去了,哪还能走到另一端的?

  当然也有少数有经历的选手,好不容易走到了鸭笼边上,来个金勾倒挂,双脚先钩在独木上,尔后人往后仰去,伸出手去拍打或打开鸭笼。

  有趣的是,鸭子受到了惊吓后,在鸭笼中扑腾着翅膀,将一身鸭毛或鸭粪洒了选手一脸。

  更有甚者,情急之处,干脆就抱着鸭笼一起跌进游泳池中,被打开的鸭子在选手的头上、身边狂乱的飞舞着,满游泳池的扑腾着,只见池中人鸭大战几回合,鸭飞蛋打,热闹非凡,惹来围观的观众阵阵笑声及倒彩声,着急之处,索性自己也跳下游泳池去追赶鸭子,来个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