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与风俗,民俗与汉字有什么关系
古汉字与风俗目录
。
404 Not Found
。
。
。
。
。
。
。
。
从几个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俗
古代的婚礼形式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有拜堂、交杯、盖头等仪式。
1.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去求婚。
2. 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以便回去占卜自己儿子跟女方是否合适。
3. 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4. 纳征: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成婚。
5. 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诉女方家,求其同意。
6. 亲迎:婚期到了的时候,新郎亲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7. 拜堂:新郎和新娘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夫妻对拜。
8. 交杯:新人入洞房后,喝交杯酒。
9. 盖头:新娘被迎娶到家门时,由喜娘或亲近女眷上前揭去新娘的盖头。
民俗与汉字有什么关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以形表意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本书所研究的是古文字,而且主要是指甲骨文。
汉字是汉语的形象化,它把古人的文化传承,古代民俗形象地从古汉字的构造中具体地反映出来。
本书通过古文字的形体分析,充分揭示出古代民俗的本来面目。
这是本书的突出贡献。
其次,在分析古文字与古民俗的关系时,对一些古文字的原义作了深入的探索。
再者,对古代民俗作了印证,对古代民俗的研究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与汉字有关的风俗习惯
汉字里的“年”俗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春节的风俗因地点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但是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还是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使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
古汉字中也记录并反映了一些风俗习惯。
过年时要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汉字的奇妙之处,与汉字有密切关系。
春联中常见的横批有“三阳开泰”,在很多时候,它都被写成“三羊开泰”。
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写法呢?“三阳”出自《易经》。
古人以白日为阳,以夜晚为阴,农历一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于是人们就认为从此阴气渐去阳气始生,所以说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由此可知“三阳开泰”是正确的写法。
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将其写成“三羊”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书写上的方便和“羊”这种动物常见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这种文字书写仁的错误其实也给我们传递着一些文化信息。
《说文解字》中有专门的“羊”部、“美”、“善”等均列在此部之下。
《说文解字·羊部》:“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膳食也。
”在上古,羊应该是当时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所以,本义表示味道美的“美”字就是由“羊”和“大”来会意的。
人们对事物美的感觉是相通的,洪成玉先生曾经说过:“‘羊字本身由于它作为美食的代表,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己经从食美引申出祥善、吉祥义。
”并且进一步引用金祖同《殷墟卜辞讲话》:“古人以羊为美味善、美等皆从之,故羊即有祥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