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芦笙节的风俗,芦笙节是什么节日?

参考 知识库 日期:2024-01-16 02时

芦笙节的风俗目录

苗族的芦笙会的风俗

芦笙节是什么节日?

芦笙舞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stgw

苗族的芦笙会的风俗

芦笙会,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贵州、湖南一带的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据史书记载,一到节日,苗族人们喜欢拿着到芦笙各村各寨去进行交流,即芦笙交流会。

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

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

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又有一种说法,芦笙会就是聚集很多的芦笙队,然后两队两队进行芦笙比响赛

芦笙节是什么节日?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

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芦笙舞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