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丧事风俗诡异,耒阳风土民俗
耒阳丧事风俗诡异目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隶属衡阳市,是衡阳地区仅次于衡阳市区的第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耒阳市丧事风俗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信仰有关,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有不同的习俗。在耒阳市,一些传统的丧事习俗仍然存在,例如为逝者举行葬礼、祭祀等。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一些新的习俗也逐渐兴起,例如在葬礼上播放音乐、表演节目等。
然而,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耒阳市的丧事风俗有些“诡异”,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区和家庭的文化和信仰存在差异,或者是因为一些人对于传统的丧事习俗不太了解。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信仰,遵守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不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
耒阳办丧事习俗

耒阳办丧事的习俗如下:
1. 穿寿衣:老人家一般都会自己提前准备好自己百年以后要穿的寿衣,只需要帮老人做好清洁然后穿戴整齐,落座后穿上寿鞋,带上寿帽,在脸上盖上香纸。
2. 点灯点香:准备好油灯(长命灯)、香、纸钱(不是香纸,是纸钱)。
点上油灯和香以后,把纸钱烧完。
3. 打理好千年屋:先把千年屋搬到祠堂(耒阳话:正腔屋),架好板凳,然后把千年屋放到板凳上。
再准备好细煤炭、活性炭、宽白纸依次铺贴好(就是先铺一层活性炭,再铺一层细煤炭,最后铺上白纸)。
4. 探路:因为请老人入伙不能从祠堂大门进,只能走祠堂后面进,所以需要提前探好路,规划好路线后清理掉路上的杂物等。
5. 准备烧火要用的木柴:因为是冬天,守夜没柴烧可不行。
6. 烧掉老人生前穿的衣物和被褥:(要在老人入伙之前烧掉)。
7. 根据主事人查好的时辰请老人入伙:需要准备的物质(准备好装纸钱灰的袋子两个,每个袋子装一些纸钱灰。
准备一把黑色的雨伞,最后是旧的,因为用完就要丢掉。
准备好敲锣打鼓要用的工具。
提前联系好吹唢呐的师傅按约定时间提前到。
再准备两个大鞭炮。
)需要安排的人手(一人拿老人的遗像。
一人抬脚两人抬背,脚在前,脸朝上。
一人撑伞紧跟着,伞要遮着脸部。
一人敲锣打鼓。
一人吹唢呐。
一人拿上纸钱灰袋和油灯等物品。
)时辰一到,准备好动身后,负责吹唢呐的师傅和负责敲锣打鼓的师傅就会开始了,负责放鞭炮的人先在门前放一个鞭炮,沿着提前探好的路线走,从祠堂后门进入,平稳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千年屋中。
负责放鞭炮的人再在祠堂门前放一个鞭炮。
8. 盖棺:(头顶盖。
双手一手拿一个纸钱袋。
再盖一层白纸。
然后在白纸上再铺上一层细煤炭和一层活性炭。
铺细煤炭之前可以先用香纸把头部都保护起来,避免细煤炭弄脏口鼻耳脸。
最后鼻梁居中,盖上棺盖即可)。
9. 守夜:千年屋前面摆两张桌子,一张桌用来放遗像,冥灯、香、贡品、贡酒或贡茶等物品;另外一张桌用来给守夜的人用,一直要守到天亮睡醒的人来接手。
10. 生火:屋外烧大火,屋内生炭火。
11. 主家商议分工以及预计支出: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
谁负责买菜,谁负责洗菜,谁负责炒菜,谁负责洗碗等等。
12. 预估桌数:主家预估会来多少桌亲朋好友,请厨的时候需要告知厨师。
以上就是耒阳办丧事的一些习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耒阳风土民俗

耒阳米豆腐,溯其历史悠久,至今在耒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传神农氏创耒时,耒河洪水时常泛滥成灾,沿河百姓生活农田被淹,生活很艰苦。
在粮缺米少的情况下,为了调动百姓筑坝抗洪的积极性,他们便把大米磨成浆状,加水熬煮成糊粥一样给百姓填充饥饿。
有一天伙房误把与米浆相似的石灰水倒入其中,为慎重起见决定舍弃。
神农看见了连忙劝阻,要知道,洪水过后的耒阳到处都是饥寒交迫的难民啊,眼前的这几十大锅糊粥,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神农便吩咐大家把这些糊粥用竹筛装好,不久米浆凝结成冻状。
神农亲自把米冻状划成方格块状煮好且带头食之,劳工见状也纷纷盛入碗中,吃后,个个感觉入口可化,其味甚佳。
后来,人人仿效做之,并取名为米豆腐。
家乡米豆腐的做法颇有讲究,用优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用石磨碾成米浆,再用石灰碱水做“酵母”,用铁锅一边煮一边搅拌,成稠糊状时,倒在事先洗净的竹筛上搪平,冷却后成豆腐状则说明大功告成。
然后用竹片刀和竹尺划成寸宽方块,待铁锅中水烧开后,用捞篱把米豆腐放到锅中,加上红红的酸辣椒或油辣椒、青绿的葱花、白花花的蒜米,爽脆的榨菜丁,酸溜溜的陈醋,黑黝黝的酱油。
待再沸腾时,掀开锅盖,撒适量葱花、醋和味精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只馋得人嘴里渗口水。
这时将米豆腐从锅里盛于碗中,冒着腾腾的热气,嫩黄嫩绿的豆腐衬着各色点缀,红香绿脆,一下子就能将你的馋虫一股脑钩出来。
吃到嘴里,口感柔和,清嫩香甜、真让人心旷神怡,几口下肚之后,味觉经过了辣椒的充分调动,也变得格外敏感,从舌尖到口腔,到处都是暖暖辣辣的味道,汤的鲜美也在无形中被放大了。
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常有吃得满头大汗、周身通泰的食客,感觉不过瘾,一边吸啜辣得红通通的嘴巴一边意犹未尽的喊道:“爽,再来一碗!” 我爱故乡耒阳,最难忘的是家乡的米豆腐,那润绿明亮的色泽,软滑细嫩的香甜,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它已与乡情溶为一体,时时令我牵挂,让我回味无穷。
民间丧葬的八大禁忌 你知道几个

1、抬棺材的人不能是直系亲属
对于这一点,解释是这样的,因为直系亲属是需要在棺材旁扶灵,或者棺材前带路以及哭丧的,在有些农村,直系亲属还需要随着抬棺的途中,需要在多少步之后,要下跪的,反复进行,直到墓地。
2、抬棺的途中,棺材不能落地
抬棺是个非常辛苦的苦力活,先不说棺木的沉重,光抬去的路上就已经足以令抬棺的人苟延残喘了,如果是碰上崎岖的山路,想不休息就直接抬到墓地,估计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毕竟这棺材不能放在地上,放地上是不吉利的,也是禁止的。
3、抬棺禁忌,忌说“重”
抬棺禁忌、忌说“重”,农村都有着抬棺的传统,我的父亲就被邀请过去抬过几次棺材,说“重”是非常忌讳的,不小心说出口很可能会生变故,灵柩变得重逾千斤,更加抬不动,或者棺木坠落,造成大祸。
记得又一次父亲抬棺回来腰都被拉伤了,全程也没说一个字,有的时候事情真的就这么诡异。
4、忌守丧期间剪发、剃胡须
忌守丧期间剪发、剃胡须、 根据民间的习俗,在家有丧事期间,其亲人不能剪发及剃胡须。
一般人认为这是为了表示极度哀伤悲痛,以致于无法顾及修饰边幅。
而其另外的用意,则是为了避邪,以不修边幅的模样,使自己跟平常看起来不一样,让亡灵鬼认不出来,以免受到侵扰。
5、别让自己的泪水滴到亡者的身上
别让自己的泪水滴到亡者的身上,亡者因此不愿离去,魂无法升天,而滞留在丧宅之中,严重的甚至会因为执念太深,而不得转世重生。
6、抬棺材的人,必须是已婚
对于这一点,据说是未婚的男子阳气太重了,容易把亡者的阴气给压制住,故抬棺的人,必须是已婚的人。
虽然,但是祖宗所遗传下来的风俗,也不无道理啊!
7、忌带孝者观看建庙、婚嫁,或接触产妇及婴儿、因一般人认为带孝者身上带有不祥之气,所以凡是与神事及喜庆有关的场合,如建庙、安灶,或是婚礼、喜宴,都应避免参加。
8、参加丧礼的人员中一定要注意,与亡者生肖相克的需要回避,五行相克的同样要回避,孕妇也要回避,这些属性相冲会给亡者和生者带来不好的事情,孕妇则会因为戴孝者身上的凶气感染,容易给婴儿带去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