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节日及风俗服饰,回族的风俗有哪些
回族节日及风俗服饰目录
回族节日及风俗服饰

回族节日及风俗服饰
一、节日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都是根据伊斯兰教的历法和教义确定的,是回族穆斯林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
1. 开斋节: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之一,通常在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在这个节日里,回族穆斯林会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参加礼拜,互相拜谒,共同庆祝斋月期满的喜悦。
2.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回族穆斯林的另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的献祭,也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及其门弟子的圣战。在这个节日里,回族穆斯林会宰杀牛羊等牲畜,并举行隆重的会礼仪式。
3. 圣纪节: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节日,通常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在这个节日里,回族穆斯林会到清真寺举行礼拜、诵经和演讲等活动,共同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伟大事迹。
二、风俗
1. 饮食:回族的饮食以清真食品为主,包括牛、羊、鸡、鸭、鱼等肉类和各种蔬菜。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等。此外,回族还注重饮食卫生,讲究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礼仪。
2. 婚俗:回族的婚俗传统丰富多样,一般包括说亲、定亲和结婚三个阶段。回族穆斯林在婚礼上注重礼仪,尊重长辈,强调男女平等和夫妻互敬互爱。
3. 丧葬:回族的丧葬习俗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一般采用土葬方式。在丧葬仪式上,回族穆斯林注重维护死者的尊严,遵守伊斯兰教的丧葬礼仪,如为死者祈祷、诵经等。
4. 节庆:除了主要的宗教节日外,回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在回族社区有重要的意义,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歌舞表演、体育比赛等。
三、服饰
1. 男子服饰:传统的回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一般穿着长袍、长裤和马褂。在重要的宗教仪式上,男子会戴白色的礼拜帽。
2. 女子服饰:回族女子的传统服饰比较多样化,一般穿着长袍、长裤或长裙。在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中,女子的服饰略有差异,但都注重色彩和细节的搭配。
3. 配饰:回族人民注重配饰的搭配,如耳环、项链、手镯等。这些配饰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象征意义,如家庭地位、宗教信仰等。
4. 服饰特点:回族服饰的特点是简约大方、色彩明快、实用舒适。同时,回族服饰也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传统,如礼拜帽和头巾等。
回族的风俗有哪些

回族的风俗很多,根据饮食、生育、节日、禁忌、住行五个方面去介绍他们的特色。
1、饮食
回族以面食为主,食牛、羊、鸡肉。
日常主食有面条、面片、拉面、蒸馍、锅盔、烙饼、米饭等。
逢年过节有油香(油炸的各种食品)、糖包、肉包、饺子等。
门源回族妇女,还擅长擀青稞面长面。
尤其青稞面“搓鱼”,每根又细又长又滑溜,加上葱花、辣酱、油盐等佐料或羊肉臊子,味美可口,是待客的上品。
2、生育
婴儿出生7天后,由助产婆给婴儿洗浴换新衣。
请阿訇或长辈给婴儿起经名,亲邻“看满月”。
婴儿满30天后,去外婆家出月。
满100天后,有“过百岁”等习惯。
3、节日
回族有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
开斋节又称“尔德节”,节前一月,每家成年人都封斋,日进两餐。
宰牲节即“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
圣纪,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之日,穆斯林教徒该日集会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事迹,并聚餐以示纪念。
4、禁忌
回族忌食不反刍动物之肉及猛禽兽肉,不食动物的血和自死牲畜之肉。
宰牲要请阿訇或懂教规的人。
倒茶、倒水不能用反手。
吃馍要掰开后吃。
禁抽烟、喝酒。
忌讳在吃饭时脱帽和在清真寺、坟园、河边大小便。
禁止求签问卦。
忌讳男子留长发、八字胡、长指甲。
5、住行
回族以自然村聚居,每户有庄廓小院。
1949年前,一般平民住土木平房,一些富户住高墙大院、全木结构平房或楼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的增加,砖木结构的瓦房屡见不鲜。
室内多挂阿拉伯图片及回历图。
不贴人像、动物画。
家家设有沐浴用的吊桶和汤瓶,常备热水净手净足。
回族过什么节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
回族有什么节日 回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导读: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回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也有分布,那么回族有什么节日?回族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回族节日多,禁忌也多,以下是我整理的回族禁忌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回族主要有4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盖德尔节、登霄节。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
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
又称大开斋。
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
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
开斋日礼完尔代下殿后,互相攥手以示祝贺回族很重视开斋节,一般都要尽量参加节日聚礼。
家长还要带领成年孩子一起礼拜,是为最佳。
古尔邦节:回族的传统节日。
又称宰牲节、牺牲节、忠孝节、小开斋。
时在希吉来即伊斯兰历12月10日。
是日,各清真寺挂彩旗、张贴标语,装饰一新。
晨,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新衣白帽,聚会清真寺,阿訇带领穆斯林面向麦加举行会礼,俗称礼尔代。
呼和浩特市的回族穆斯林届时还要举行摔跤、武术表演等娱乐活动,并由阿訇率领游坟,以悼念亡者。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
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作“圣忌”。
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
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
盖德尔夜: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斋月)第二十七日夜。
盖德尔,阿拉伯语,意为珍贵之夜。
亦称盖德晚夕。
俗称坐夜。
是日穆斯林封够了二十七个斋,是开斋的前一夜。
相传,真主安拉于该夜开始颁降《古兰经》。
届时礼拜后,阿訇要诵经、讲经。
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
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
登霄节: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
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
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
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
回族禁忌习俗有哪些
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
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
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一、回族的禁猪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二、回族禁食自死物及其他习俗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诵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