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过年的特色风俗,杭州春节习俗有哪些
杭州过年的特色风俗目录
杭州过年的特色风俗

杭州过年的特色风俗如下:
1. 挂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杭州过年习俗中,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2. 拜年祝福:拜年祝福是杭州过年习俗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
3. 娱乐活动:老杭州过年习俗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
4. 办年货:年前,除了自家腌腊的一些年货以外,杭州人要去集市上采买一些食材,例如冬笋、海蜇、白鲞、韭芽、荸荠、落花生、桂圆干等。这些东西有的是在年夜饭中要用到的,有的是过年期间必吃的,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
5. 宰年猪:临近春节,杭州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宰掉,然后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来一起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这不仅仅寓意着热火朝天过年的开始,也寓意着来年大丰收。
6. 年夜饭:杭州人的年饭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凉拌海蛰头、酱鸭、元宝鱼、春卷、熏鱼、酱肉、皮蛋、白斩鸡、八宝菜、腊笋烧肉等都是杭州年夜饭的常见菜肴。
7. 守岁:在除夕夜,杭州人通常会吃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
以上是杭州过年的特色风俗,希望对你有帮助。
杭州春节习俗有哪些

俗话说百岁“年”为首,从钱王定都临安算起,杭州人过年少说也有千把年的历史了。
至于杭州过年习俗,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浓郁的古都遗风和淳厚的文化氛围沧桑般地溶入喜庆、欢快、团聚、祥和的气氛当中,杭州过年习俗也不尽相同。
1、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也称腊八日,杭州先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
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庙,原本为僧家斋供用品,称之为“七宝五味粥”。
2、十碗头
杭州人老底子过年时,很讲究吃的菜,其中“十碗头”要从年三十吃到元宵节,包括元宝鱼、元宝肉、白斩鸡、彩蛋、暖锅儿、八宝菜、如意菜、长生果、藕富、豆沙春卷等。
3、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子。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4、讨口彩
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
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关于杭州春节风俗的作文

初一必讲吉利话:《西湖浏览志》载,明代杭州等地春节每家每户在厅堂上把柏树的枝杆插在柿饼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应“百事大吉”之句;因为柏、柿、桔即“百事吉”谐音。
2、小年夜的习俗: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
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
杭州先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
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庙,原本为僧家斋供用品,称之为“七宝五味粥”。
拜年祝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
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
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
老杭州的过年习俗,反映了杭州人随缘、达观、仗义、机敏、幽默以及热爱生活、知书识礼、乐趣自取的一方民风,这实在是杭州人的福气。
杭州独特的风俗

1、杭州在年三十的晚上,会准备几道口彩吉利的菜肴,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等。
2、杭州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会进行祭拜。
3、在春节期间,会向家里的长辈依次拜年。
4、杭州过年有敲锣鼓的风俗。
5、杭州过年有放纸鸢的风俗。
杭州独特的风俗
年三十的晚上也称为除夕夜,在除夕夜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被几道口彩吉利的菜色,如猪大肠称为常常顺利,鱼肉丸子称为团团圆圆等。
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开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以祈求今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拜年是杭州人民在春节进行的活动之一,杭州人民会依照长辈们的辈分,依次给长辈们拜年,在拜年中,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