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山东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重阳节有哪25种习俗?

2024-02-27 02:12 来源 开源网站

山东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目录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有哪25种习俗?

重阳节有什么民俗

山东重阳节有以下传统风俗:。

1. 登高望远:重阳节登高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人们登上山顶或高楼,俯瞰群峰,远眺秋景,感受秋日的清爽和壮美。

2. 赏菊花: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可以到园林、公园或家中种植的菊花前欣赏其秀丽的花姿。

3. 饮菊花酒:重阳节人们喜欢饮用菊花酒,以求健康长寿。

4. 端午粽子换重阳糕:在一些地方,人们将端午节吃过的粽子换成重阳节的糕点,寓意着过去的不吉之事已经过去,新的吉祥之事即将到来。

5. 赏桂花:山东地区的重阳节也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可以赏花、采摘,也可以用桂花制作美食和香品。

6. 打鹰:重阳节也是打鹰的好时节,人们可以到山中或草原上进行打鹰比赛,展现勇气和技巧。"。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饮菊花酒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

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

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重阳节前后,北京西山的几十万棵黄栌变成一片徘红,将西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别有风情。

漫山遍野,犹似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盛装。

几个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同登西山看红叶已成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赏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

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

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

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

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

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饮菊花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

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

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

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

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

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

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

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重阳节阖家团圆的愿望。

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

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

现在这一风俗已很少见了。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

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

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

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

”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

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重阳节有哪25种习俗?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清丰县儿童於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於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吧北部人家於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缸神。

滕县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浪"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

士子以诗酒相赏。

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於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上海豫园於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汞西省】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於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

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

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

阳江县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於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

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重阳节有什么民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

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

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