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壮族结婚风俗,请给我关于壮族的风俗的资料!!
云南文山壮族结婚风俗目录
我朋友是文山广南的壮族人,请问结婚都有什么风俗?必须算八字吗?如果八字不合是否就不能结婚?
云南文山壮族结婚风俗非常隆重,通常需要持续3-5天,包括婚前、婚中、婚后三个阶段。
。
婚前阶段,男方需要先向女方家长提亲,得到同意后,双方家长会商定婚礼日期、婚礼流程、礼金等事宜。女方家庭需要准备嫁妆,包括金银首饰、衣服、家具等。同时还需要准备粽子、糕点等食品,以示热情款待嘉宾。
。
婚中阶段,主要是婚礼仪式。在婚礼当天,男方需要先到女方家中接新娘,然后一起到男方家中举行婚礼。婚礼仪式包括过门、拜天地、拜祖宗、敬茶、交杯酒、献花等环节。婚礼期间,还会有舞狮、舞龙、唱戏等表演节目,以及传统的打龙船、放炮等活动。
。
婚后阶段,新娘回到男方家中,开始新的生活。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长送礼,以示感谢和尊重。新娘需要向男方家中的长辈敬茶,表示对家庭的尊重和敬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男方家庭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请客吃酒、走亲访友等。
。
总的来说,云南文山壮族结婚风俗非常注重传统礼仪和家庭的尊重和团聚。婚礼期间,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人的喜悦,也是一次家庭和社交的盛会。"。
壮族习俗壮族婚礼的三个主要步骤是什么?

婚姻套餐:男女之间没有“互认”婚姻套餐。
男方给女方“小水礼”,通常包括7.5斤酒、半头猪、77.5斤米、160元礼银、66元奶银、两个留长发的乡巴佬和首饰。
订婚后,逢年过节都会给公公家送礼,端午节送糯米,中秋节送月饼,春节送肉粑粑等。
婚礼套餐:双方家庭通过媒人商定婚礼日期。
婚期确定后,检查身体,领结婚证。
婚前半年内,女方要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包彩礼”。
金额不确定,但是需要带六个字符,比如260。
其他还有一头猪,一车大米,足够配餐用的酒和菜,几套衣服鞋子,银手镯,双腰链,银的,“蓝丝”注射器,管子等。
如果男人经济状况好,女人需要金戒指和耳环。
无论是大婚还是小婚,都要请客,送约定的礼金银两,准备女方的嫁妆,如双人床、被褥、箱子、衣服等。
结婚:婚礼前一天,男方家要“送礼”,即送一头猪,选一件“水礼”,包括蛋糕、茶、酒、一个小菜的钱、新娘穿的红绿相间的衣服裤子等。
它是在婚礼的第二天举行的。
男人和新郎。
媒人和随行的郎坐车到了女方家,要有人出来迎接。
拜天地后,娘家给鸡、鱼、肉送上三碗茶,寓意鸡飞走了。
吃完后,她起身回了男方家,嫁妆也送走了。
过去新娘坐轿子,解放后改坐轿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车、拖拉机和汽车一直很流行。
男人家门口都是座椅,门槛上有个马鞍。
新郎新娘在跨上马鞍之前,请先阅读“还账”老师的“还车”公式,边读边把它和谷物、稻草、硬币一起扔掉。
这叫“回账”。
在大门口,桌子上放着一台秤和一桶米,米上面放着剪刀和尺子。
协议的最后,两个未婚女孩带着新娘去了新家,而新郎先站在家门口,用扇子敲了新娘三下,象征着丈夫的权利。
另一个女人在新床下面放了一个装着七星灯的筛盘。
七星灯要连续亮三天。
那天晚上,告别的妻子和母亲住进了新房子,新郎不得不睡在别的地方。
第二天,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拜亲戚,拜长辈。
祭拜后,长辈要给首饰或钱,壮族人称之为“钱板凳”。
寡妇有再婚的权利,但再婚前要向婆婆说明谁来“敲”男方的彩礼银,并告知彩礼银的数额。
结婚的时候只能带平时的衣服。
你去一个男人家,有些村子是找不到的。
如果你被发现,你将被罚款。
有的人不办婚礼,只请亲朋好友吃饭。
请给我关于壮族的风俗的资料!!

壮族的风俗
--------------------------------------------------------------------------------
发布时间:2004-4-4 10:05:46 文章摘自:世纪宜兴网
“换酒”:壮语念“vian lou”。
壮族人并不习惯独自大腕喝酒,而喝酒也不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小勺子(当地人叫匙羹),人们往往先把酒倒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喝。
形式是:如果我敬你一杯酒,我就用一个小勺子从大碗酒里打酒,然后直接送到对方的嘴里,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必须要喝下的,不然会被认为不礼貌、不给“面子”;喝了别人敬的酒后,就要回敬,形式还是一样的。
寿礼:这里说的主要是61、73等大寿。
如果两个老人还在健在的话,往往是两个一起过,只要是一个人过了61岁就行,并不一定要在61岁生日举行。
而寿礼的仪式是很特别的,传统的寿礼是少不了道士来做法场的,当然还要有乐队来奏寿乐。
祝寿也是有一定仪式的,往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司仪,两位老人(如果一个老人去世的话则拿出其灵位或其他对其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老人分别坐在挂满寿帐(就是写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的一快快长三四米的大堂的八仙桌左右两边,守拄彩色的拐杖,晚辈则依次上前祝寿,而老人则回以红包,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长辈对晚辈的爱戴。
据说做过61大寿以后就老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但是必须忌食牛肉狗肉,否则就不灵验了。
葬礼:在传统的壮族葬礼上,道士、锣鼓唢呐队是不能少的,参加葬礼的人都穿上白色的上丧服。
在出殡前,家属是必须在棺材旁守灵的,否则会被认为不孝。
壮族人兴的是土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火葬仍然不被多数壮族同胞所接受。
婚礼:婚礼是最隆重的,但是婚礼之前的风俗有趣,主要有“合八字”、“认识”、“过礼”、“报好”,一般说来是要经过这几个步骤才可以举行婚礼的。
“合八字”是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去给算命先生算,看双方是否合得来;如果“八字”合得来,就要“认识”了,“认识”指的是,经人介绍,男女双方及其家长认可,男方到女方家去和女方见面,互相认识和了解对方;“过礼”,经过了“认识”,双方满意,接下来就是“过礼”,过礼是指男方为了表达诚意,给女方家送去米酒、大米和其它礼品;“报好”就是男方家人和亲属去向女方家庭介绍男方家庭的情况和男方的人品等,让女方更了解男方背景放心的嫁给男方。
“报好”以后自然就使举行婚礼,通常是新郎要到女方家庭迎娶新娘,然后是拜天地父母,举行婚宴,闹洞房等等。
至于以抛绣球、对山歌定情那只是浪漫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本人不敢妄下结论,总是我是没有见过的(在表演中、电影电视作品中除外)
我朋友是文山广南的壮族人,请问结婚都有什么风俗?必须算八字吗?如果八字不合是否就不能结婚?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区,广西、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有语言,通用汉语。
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
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
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
“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
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
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
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
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
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
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
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
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
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
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
“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
“依人”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
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
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
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
通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
媒人说婚通常要进行若干次,第一二次去女家,若女方父母亦有意,则以便饭招待。
如此往返三五次,即可议定亲事,并以“合八字”订婚。
订婚礼银很重,一般须送与女子全套银制饰物。
父母包办婚姻,在壮族中亦占有一定地位,男女通常在十三四岁、有的早在七八岁就被双方父母“合八字”定了终身。
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
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坐家”或“落夫家”。
其实,此乃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一种风俗遗留。
已婚女子在“不坐家”期间,社会观念仍认为是姑娘,有权与青年男子对唱山歌和进行其他自由社交。
但若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以至怀孕,如被发现,须由“寨老”调处,对通奸男子进行处罚,处罚方法通常是以五尺红布挂于门上,表示为原夫“接红”;同时赔偿原夫部分礼银,以示歉意。
此种情况,多不离婚,甚而原夫父母竞为其子解嘲,劝子无须介意。
如通奸男子将女子拐去,原夫有权邀亲友追究,拐骗者必须向原夫退赔全部札金。
已婚女子“不落夫家”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落夫家”,反之则行改嫁。
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
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
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