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金华端午风俗,家乡的习俗范文

发布 2024-02-26 14时 参考 网络转载

金华端午风俗目录

端午节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什么?

家乡的习俗范文

1. 龙舟比赛:金华地区的龙舟比赛历史悠久,每年端午节期间都会举行比赛。比赛的龙舟通常由20人以上组成,分别划着两只桨,沿江而行。

2. 粽子制作:端午节期间,金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粽子。金华的粽子以糯米、猪肉、咸蛋黄为主要材料,口感鲜美,吃起来非常香。

3. 赛龙舟:除了正式的龙舟比赛之外,金华还有一些民间自发的龙舟比赛活动。这些比赛通常由当地的村民组织,比赛形式也比较自由,有时甚至不需要龙舟。

4. 赛龟:在金华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特别的端午风俗,叫做“赛龟”。这种活动通常在水边进行,参赛者会将自己的龟放入水中,看哪只龟能游得最快。

5. 赛狮子:在端午节期间,金华还有一种传统的赛狮子活动。这种活动通常由当地的武术爱好者组织,他们会在街上表演各种狮子舞,吸引观众的目光。"。

端午节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看看全国不同地区的端午风俗吧~

1、河北——吃樱桃桑葚,五毒饼,馈赠礼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2、山东——饮酒,缠七色线,带符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3、广东——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

广东过端午节历史悠久,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

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主要有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午时水、插艾草、睇龙船、龙船饭、聚午宴、放纸鸢、洗草药水、浸龙舟水等等。

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味,节俗内容丰富。

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历史悠久。

4、广西——舞龙、舞狮、腰鼓、包凉棕

广西端午民俗活动主要有舞龙、舞狮、腰鼓等民俗文艺表演。

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

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

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

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

5、浙江——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

除此之外,金华的武义、衢州等地,则有端午吃大蒜的习俗。

金华一带的端午,直到今还有出嫁的女儿给父母“担端午”的习俗,女儿准备一担粽子,粽子每五个为一小扎,两个小扎结为一束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同时,还有送猪肉等附带礼品的。

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

宁波的“端午担”主要是鱼肉鹅酒等,以幢篮盛之,少则四色,多则十二色;亲戚也互相馈送,叫“送节”。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几个不同省份关于端午风俗的介绍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风俗呢?欢迎补充,咱们在评论区里相见吧~

家乡的习俗范文

  家乡的习俗范文

  虽然现在很少地方保持着原有的习俗,但我还是要说两句。

 

  金华还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灯会的习俗。

 

  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战国时楚人屈原,并有相关的习俗,比如龙舟竞渡、包粽子等。

在金华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金华到了端午节,不管你在哪,也是迫不得已不回家,这天是女儿们回娘家看母亲的日子,送到娘家的礼品是一担粽子(或一些礼品),俗称“担端午”,担端午从初一到初四都可以,方言“四”与“喜”谐音,做母亲的喜欢女儿初四来。

俗谚云:“三日清明,四日年,端午一个大午前。

”到初五日吃过中饭,端午节就算过完了。

而今,端午节更像是孝敬长辈的日子,晚辈往往在这一天给长辈送绿豆糕或各种营养品。

 

  其实,可以说金华的端午节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金华的端午节是不完整的。

以前正版的端午节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灶头及床上悬挂菖蒲、艾草,认为菖蒲、艾草可以驱鬼辟邪。

还有流行的挂香包、推端午船驱五鬼、“驱蚊虫娘”这些独特的习俗现在都落空了。

 

  另一个就是金华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 人畜平安 旧时灯会都在元宵举行,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 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十起灯,廿日散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兴 。

 

  金华灯彩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绚丽多姿 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 "桥灯" 一般均有百余桥 一节为一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 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 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外校棉纸,描以彩色龙磷 云彩 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支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旌旗数面,上悬"天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细 灯内燃点蜡烛,色 彩鲜艳夺目 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2 3米,阔18厘米,厚5厘米,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70厘米,用以接灯 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 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钦索箍" "肚里滚" "青蛇溜" "麦饼挑" "荷花旋" "剪刀股 " "双开门" "绕房柱"等极为精彩 惊险。

 

  金华也是改变的城市,希望越该越好,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