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风俗活动,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各地的风俗活动目录
中国各地民风民俗

1、满族——年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支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悬。
年30包饺子,皱纹多的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面包铜钱,食者有福。
2、朝鲜族——家家贴春联,做各种丰富的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弹伽琴,吹洞箫。
元旦的凌晨人们身着盛装向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在忘我地唱歌跳舞,玩垫脚石和拔河。
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选出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唢呐、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3、鄂伦春族——除夕那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品尝山珍海味,喝美酒,吃年节菜。
青年向家人或近亲敬礼并鞠躬。
深夜,人们拿着桦树皮箱或铁箱在马厩里转几圈,祈求六畜兴旺。
初一,换上新装互相拜年。
年轻男女聚在一起跳集体舞。
有狩猎舞、“红色果实”舞、“与熊的战斗”舞等。
4、赫哲族——除夕是赫哲族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
大年三十,大家各忙各的,有的做年节菜,有的剪纸门,有的张灯结彩。
初一,女孩、妇女和孩子们穿着绣有云朵边的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排"鱼宴"招待客人。
5、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和汉族一样。
此外,除夕夜还吃“手把肉”,表达阖家团圆的心情。
天亮时晚辈向长者献上“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麻衣,坐上串包,先向长者们叩头祈愿,接着饮酒跳舞,接着串包的男女又借此机会廷行竞举行马比赛。
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一、安徽聚居与散居。安徽宣城的民俗风情旧时的民间村落多族聚居。
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住融为一体,依山傍水,坐北朝南。
每户喜欢建连三、连五、连七(七间并排建筑)或“明三暗五”式的居室,中央是大厅,左右房间各隔两间,前厅是后院。
多为砖房,少数建青砖墙。穷人盖土墙或茅房盖屋顶。
共和国成立后,少数城市居民住在集体住宅里。80年代后兴起旧城改造,各街道大多建筑有整齐的高楼大厦,城市人居住以单元楼为主。
90年代以来,住宅区的建设逐渐兴盛起来。
二、四川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时间是每年农历6月24日,家家喝酒、吃肉,并杀牲祭祖先。
人们身着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斗羊、养鸡、赛马、摔跤。女人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康定转山会:每年4月8日这一天,人们云集康定,山顶的草地上,帐篷里,人山人海,白天举行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
到了晚上,他们会点起篝火,在席间饮酒,唱歌跳舞,通宵达旦。
黄龙节:每年农历6月16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齐聚黄龙寺。寺前空地搭起帐篷,星星之火,各部酋长成群结队围成大围栏,环舞对唱,呼应山谷。
川剧是流行于四川地区的地方戏,也是戏曲中比较古老的剧种之一。
由于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景。
春说:“这是汉族的社会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时间是春节前后。
过去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左手持木刻春牛,右手持春棒。现在的春饲虽然穿着和普通人一样,但不同的是背着牛鞭。
他们上山,爬河,走街串巷,每到一个城镇,就唱吉祥的歌。
讲完后,把用红纸做的检牛图送到主人家。
盘问结束后,丈夫会送钱给盘问,作为报酬。
看牺牲者:彝族的交际习俗。
彝族待客,根据客会的不同需要杀各自不同的家畜:贵客杀牛,次者杀猪羊,普通客杀鸡。
吉缩:是彝族的交际习俗。
彝语翻译,是躲避的意思。
在传统习俗中,儿媳和公公、舅舅和丈夫的叔叔、姑父之间要相互尊重,要避免磕头。
必须互相避开的人,平时坐着、站着、走着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面对面坐着,不要使用粗俗的语言,不要接触身体的各个部位,也不要擦毡。
在路上相遇,媳妇要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等对方回去后再走。
媳妇不能在必须避开的人面前梳头。梳头的时候,如果对方突然靠近,马上用毛毡蒙住头是很失礼的。
摔跤:是彝族的传统技艺。
逢年过节或庆祝会的时候,附近村庄的人们都团结起来进行摔跤比赛,场面十分热闹。
获胜的摔跤手会成为小姐们的偶像,有以小姐的爱情为优先的风俗。
三、山西大脑是太原特产之首,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历是这样的: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傅山通医术,尤善妇科。
母亲陈氏晚年多病,潜心研究,发明了“八珍汤”,有助于滋补养生。
八珍汤原是元明时一味治病中药,由人参、白术、白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组成,皆为补气养血之珍品。
精通医术的傅山,将“八珍汤”由纯药材改造成药膳,也有助于古代头脑酒的食俗。
第一次喝的人,还能接触到新的洋酒,思想纯洁,心灵纯洁,这样第一次勉强咽下去,第二次稍微品味一下它的香味,第三次就能品味到它的真趣。
头脑的养生,不要经常遇到火。
脑子里有羊肉、山药和蛆虫。
羊肉性热补虚,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
据说鱼头还有美容效果,女人吃比较好。
扩展资料:早在《汉书》一书中就有“百里异风,千里异俗”的记载。
《礼记?王制》记载:“岁二月,东巡守。
至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朝拜诸侯,问百年者见之。
命太师陈诗,观民风”。
王巡守之礼,是指国王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
太师是收集音乐和民间歌谣的官吏,把民间传说的民歌(国风)献给国王。
国王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国古代诗歌集《诗经》中的《风》,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
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代民俗有很大的价值。
例如,《水浒传》的江湖文化、侠客文化等就属于民俗文化意识的范畴。
扩展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