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什么风俗习惯,云南有哪些奇怪的风俗习惯
云南有什么风俗习惯目录
云南的风俗和特色

风俗和特色如下。
1、用竹筒做锅烧饭卖;
2、用牛奶做扇子卖。
3、过桥米线人们都喜欢;
4、把饭粑粑叫做饵块;
5、谈情说爱用歌代替;
6、新娘戴墨镜;
7、孩子出门男人带着;
8、小和尚会谈恋爱;
9、石洞里有村,黍风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地方;
10、小姐叼烟袋;
11、奶奶比猴子爬得快等。
综合上是云南的一些风俗和特色。
云南有哪些奇怪的风俗习惯

第一怪,鸡蛋是用草串着卖的:当地村民把鸡蛋,买的人携带方便,不碰就坏了,用竹篾或麦草贴鸡蛋壳编织,每个都隔开,十个串着,可以挂在墙上吃黏的时候吃一些拿一些。
第二怪,拿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多,所以很多用具以竹子为原料,锅盖形似内衬的斗笠,只是顶小一点,便于抓,而且用这个盖锅盖,不透气和保温,做出来的饭更香。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很多地区天气比较热,一年到头蚊蝇不断,特别是野地和家畜围栏里的蚊子头都比较大,所以夸张地说三只蚊子一盘菜。
第四怪,火筒可以变成水烟袋:当地人用来吸烟的烟袋类似内地的火筒,只不过火筒是向外吹,它却往里吸,烟经过水过滤,减少焦油浓度可以,味道更加清凉和香醇。
第五怪,叫糌粑:云南的米,米舂后很糯,呈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着吃,煮着吃,蒸着吃,白色的像雪一样,和当地的米粑一样被称为诱饵。
第六怪,背着娃娃恋爱:当地少数民族希望人丁兴旺,盛结婚几天媳妇就回家,等有了娃娃再回到夫家和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恋爱。
第七怪,四季服装一起穿: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不热,冬不冷,可以说昼夜温差大,冷暖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短的,厚的,薄的,色彩鲜艳,绚丽夺目。
第八怪,蝗虫会下酒菜:云南很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嗜好,把害虫当成佳肴,把昆虫溶化成美味,所以蝗虫、蝗虫等,都油煎后因为焦脆鲜香,因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小姐被叫做奶奶:云南有些地区口音是阿姨的不分,叫小姐其实是指婆婆和小姐,叫阿姨和奶奶就变成奶奶了,所以你问小姐他是阿说奶奶,叫奶奶就是内地人叫的婶婶。
丽江的纳西族是老婆婆家,她们负责家务,特别能吃苦耐劳,受到大家的尊敬。
云南与一些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这些佛教国家的男性到寺院当僧侣就相当于在内地学校学习或服兵役,到时再还俗结婚生子可以。受其影响,边民也穿着僧侣服谈恋爱。
云南多山多谷,当地的妇女从小就很勤劳,习惯于翻山越岭,在田里砍柴。为此,我锻炼了身体和脚的强度。七八十岁的老人爬山总是像走平地一样。
第12奇,新补鞋后: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巧布制成拖鞋,上面的绣花精心装饰。
既美观又有防灰防泥的实用价值。
第十三怪,汽车比火车快:因为有很多高山峡谷,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比较多,火车的速度很慢,形成了火车没有火车快的独特景观。
第十四怪,脚趾老外:云南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行路比较不便,上山跑的路多了会有很多脚汗,于是做了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更能感到凉快应。
第十五怪,娃娃都是男人带:这里的男人爱妻爱子成为风俗,“模范丈夫优秀父亲”遍布街头。
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古时云南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羞于商品交易。因此花生蚕豆等货都卖了几堆,人心如说平常了。
这句话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
十里不同,天气也不同,同一座山的背面,一面晴空万里,一面阴雨绵绵。
云南省和贵州省之间的乌蒙山,东面有冷空气笼罩,前线难以进入,所以云南“一年四季如春”。
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多,有茂盛的竹笋。
吃竹笋的老鼠很肥,和家里的老鼠形状大不相同。
用这样的山珍海味招待客人,实在比鹅更有价值。
扩展资料。
云南的小吃和特产有:
曲靖风味:宣威火腿、石林烟、韭菜花、宣威火腿、沾益龚氏辣子鸡、富源苹果、富源酸菜、砂锅米线、过桥米线
玉溪:玉溪香烟。
丽江:马场、凉粉(适合老年人)
德宏:竹筒饭。
临沧:芒果、荔枝。
腾冲:饵丝、大救驾、腾冲果胸、大救驾、饭团、卷粉、稀豆粉、火烧肉拌米线、酸酱菜、青龙过海汤、锅子菜
凉拌小吃:克地老、洋乳果、青梅、豆豉
甜点:大枣糕、松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