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玉林风俗有哪些,广西玉林市春节的习俗一般都是有哪些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发布:2024-02-02 14时 来源 共享网站

玉林风俗有哪些目录

广西玉林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广西玉林市春节的习俗一般都是有哪些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玉林有什么习俗?

广西玉林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下面列举几个。

1、玉林荔枝狗肉节:

荔枝狗肉节是广西玉林市人民自发形成的节日,是欢度夏至的传统民俗。

中国人素有吃狗肉的习俗,每年夏至这一天,豪爽好客的当地民众习惯聚在一起吃狗肉,呼朋唤友一起欢度夏至,并以鲜荔枝下酒。

2、年龄不同:

孩子出生后1岁被称为满岁。

孩子上了年纪,穷人一般会给孩子煮两个鸡蛋,给孩子缝一件新衣服。

中等以上的家庭要举杯庆祝。

3、挂灯:

在男孩出生的那一年或第二年的正月十日,村民在“社公”处搭起灯架,“添丁”者买灯挂在灯架上。

也有请戏班唱歌的人家。

正月十六灯彩结束时,添丁者要准备到“社公”处祭拜的三牲酒礼,祭典结束燃灯。

在打灯笼的过程中,有的人家会在天黑后进入“社头”偷灯笼,以增加来年的财产。

60年代、70年代中断了,80年代以后农村复兴了。

广西玉林市春节的习俗一般都是有哪些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玉林人过春节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和其他地方差不多,过了元宵节就不发压岁钱了,基本上就结束了。也有人把元宵节放在正月十六。

在30日、2日和元宵节准备供品(一般是鸡或猪肉,2日加一把芹菜或莴苣等带根的东西)供奉给天神或祖先。

一顿三十日元的饭,所有的饭都剩了一点,说明每年都有余。

从初二开始向元宵节拜年。

初二去娘家拜年就算了,其他日子自由安排。

玉林有什么习俗?

“我要点灯。”玉林的这一习俗流传了几百年,至今长盛不衰。

挂灯笼,是指上一年度(春节前40天)生了男孩的人家,在正月里宴请亲朋好友祝贺,俗称“挂灯笼酒”。

史料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在祠挂灯,以酒祀其先。

曰:“点灯,又曰挂灯。”

吗?”

两广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喝“灯挂酒”的习惯,在家乡,初十的灯挂是比较盛大的节日。

在这一天,前一年生了男孩的家庭,会在庙头、祠堂、庙宇挂上灯。

灯笼原本是加入灯油的火水灯,后来换成用彩纸串成的灯笼,主要挂在庙头或祠堂里。

因为不能熄灭,所以要烧到正月十六,放上灯。

在点灯的日子,主人要挂灯、摆酒席招待亲朋好友,所以叫吃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