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守岁的风俗传统,守岁的由来简介?

2024-01-16 15:04 参考 共享网站

守岁的风俗传统目录

守岁的风俗

守岁的由来简介?

守岁的习俗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是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的习俗,通常在新年前除夕夜晚进行。具体来说,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一些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这个风俗的起源和传说有很多。其中一种传说是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上都要出来作祟。凶猛无比的“年”生性嗜肉,从飞禽走兽到活人,都是其吞噬的对象。于是,人们把这一夜视为恐怖的“年关”,想出种种招数来对付“年”,比如守岁、燃放鞭炮、给孩子“压祟钱”等,以驱鬼辟邪。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吃完晚饭,熄灭净灶,把猪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熬夜守岁,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来。

守岁渐渐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标志性习俗。

守岁的风俗

1、燃灯照岁

新年前的除夕,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燃灯照岁,谓之“照虚耗”。

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2、熬年夜

在我国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

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3、踩岁

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娱乐

古时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谈笑畅叙。

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等。

现代的中国人们更多的是一家人观看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到来。

5、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

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

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守岁的由来简介?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2113的年俗活动之一。

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5261、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4102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1]

也有部分地1653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回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答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2]

守岁的习俗

守岁有吃团圆饭、点燃岁火、发压岁钱的习俗,守岁当天晚上,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享用美食,而且吃的时间越长,寓意越好,并且所有房间的灯都要打开,直到新年的到来,另外在新年到来的一刻,长辈要给晚辈红纸包着的钱,希望对方一年顺遂。

守岁有哪些习俗

1、吃团圆饭

守岁有吃团圆饭的习俗。

守岁当天会由家中的妇女制作鸡鸭鱼肉等各种美食,等待夜晚来临时,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享用美食,而且年夜饭的进餐时间越长,表示新的一年越幸福。

2、点燃岁火

守岁有点燃岁火的习俗,因此在守岁当天,要将家中各个房间的灯光打开,营造一种灯火通明、热闹的氛围,直到新的一年到来后,才能关灯睡觉。

3、发压岁钱

守岁有发压岁钱的习俗。

守岁当天家里的晚辈会为长辈送上祝福或者亲手制作的各种礼品,而长辈则会为晚辈准备红纸包着的钱,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遂,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