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开平民间风俗,广东开平花灯巡游:泮村灯会?

日期:2024-01-16 参考 网络

开平民间风俗目录

开平有哪些风俗?

广东开平花灯巡游:泮村灯会?

开平民间风俗

开平市,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这些风俗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开平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本文将从饮食文化、节令文化、婚俗文化、民间艺术、居住文化、信仰文化、服饰文化和丧葬文化八个方面来介绍开平的民间风俗。

一、饮食文化

开平人的饮食文化注重食材新鲜、烹饪精细,地方特色鲜明。早餐以粥粉面为主,午餐和晚餐则以米饭和各种菜肴为主。其中,著名的开平碉楼菜和侨乡菜是开平饮食文化的代表,菜品以蒸、炖、焖为主,味道清淡,口感鲜美。此外,开平的茶文化也十分丰富,人们喜欢品尝功夫茶,闲暇之余,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品茶聊天,别有一番风味。

二、节令文化

开平的节令文化丰富多彩,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活动。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放鞭炮、舞龙舞狮,欢庆新春。端午节则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中秋节则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此外,开平还有许多地方性的传统节日,如塘口圩龙舟节、赤坎古镇水埗头等。

三、婚俗文化

开平的婚俗文化独特而富有传统色彩。旧时婚嫁习俗繁多,包括提亲、送庚帖、过门、回门等仪式。婚礼讲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节。如今,虽然婚礼仪式已经简化,但一些传统的习俗仍然保留着,如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礼、女方要回礼等。

四、民间艺术

开平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碉楼是广东省的一个著名文化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碉楼形态各异,风格独特,反映了侨乡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开平还有舞龙舞狮、广东音乐、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五、居住文化

开平的居住文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民居上。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开平人民传统居住方式的代表。这些碉楼建造精美,功能齐全,体现了侨乡人民的建筑智慧和生活品质。此外,开平人民在民居的装饰上也十分讲究,门窗上常有精致的木雕和彩绘图案。

六、信仰文化

开平的信仰文化丰富多样,包括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等。人们信仰神灵,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和幸福。在开平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供奉各种神灵的庙宇和祠堂。同时,侨乡人民深受基督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许多家庭都有家庭礼拜的习惯。

七、服饰文化

开平的服饰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传统的开平服饰以棉麻布为主材料,颜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调。男子常穿长衫马褂、短衫裤和头巾等;女子则穿着宽袖上衣、长裤或长裙等;儿童则有“童花头”、“狮头帽”等可爱的服饰。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平的服饰逐渐融入了一些西方的元素,但传统的服饰仍然被一些老年人所喜爱和传承。

八、丧葬文化

开平的丧葬文化也充满了传统色彩。旧时的葬礼仪式复杂且讲究礼仪,包括沐浴更衣、设灵堂、招魂送魂等程序。墓地的选择和墓碑的刻写也都有一定的规矩和习俗。此外,人们在葬礼上会穿着白色的孝服

开平有哪些风俗?

开平的风俗有围香、中秋节、端午节、三月三、冬至等。

1、围香

农历七月三十晚,各家各户燃点仙香于房屋周围,并在家里“擂”。

据传此日上天向玉皇汇报“民情”去了,地面上的妖魔鬼怪就会兴风作浪,甚至会闯进人家作孽,故用此方法以避吓。

2、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较大的节日之一。

一些地方杀鸡宰鸭拜祭祖先、神灵,苍城、马冈、龙胜、大沙一带还特制“”作祭品、餐食(与牛肉、鸡鸭等煲制的汤水混吃)。

晚上,家家户户都点上灯火,陈列月饼、芋仔、椰子、柚子、水果等,开始“赏月”。

共和国成立前,民间有舞草龙、放等活动;到二十世纪80年代起,不少年青人把“赏月”活动移到野外,“赏月”也增加烧烤、等内容。

3、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的节日。

此节日活动的时间,在开平县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地分按惯例于五月初五日过节,二是有些地方提前于五月初一日过节,三是有些地方称初一为小节,初五为大节。

定初一为过节的据说是由于当年躲避兵乱(有人说是土客之争),后沿袭而俗成。

此节日的主要活动,一般是包糯米粽、杀鸡以作拜祀,近河的地方加以作纪念,小孩也被鼓励下河洗澡,据说洗了龙舟水便没有“寒水”(疾病)。

4、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二日,春耕大忙即将到来,农村人家利用此日敬祀祖先神灵,祈求春耕顺利、风调雨顺。

其所用的祭品是乌莲藤叶或艾绒捣碎拌以糯米粉和糖制成的糖圆糍,这种糍品人吃了还可以祛除水湿百毒,有助于人勤耕作。

5、冬至

一般人家煮食糯米汤圆,咸甜随好,叫做吃“冬圆”,此外还吃大红柑以示“冬甘”;有些人家还杀鸡宰鸭或以作餐。

这种种活动,总称为“做冬”。

广东开平花灯巡游:泮村灯会?

广东开平是我国知名的重要侨乡,也是名扬海内的建筑、艺术之乡,“碉楼之乡”的美誉亦是闻名遐迩。

而在这样一个文化交融之所在,也保留并传承着独特的民俗节日活动,那就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当地民间花灯巡游:泮村灯会。

江门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乡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民间花灯巡游活动——泮村灯会。

泮村灯会起源于明代,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三初次举行,至今已有五百四十多年历史。

相传,因当地灾祸连年,泮村邝姓十三世祖健斋曾拜访岭南名儒陈白沙,以求消灾避祸之法。

陈白沙认为泮村有狮、虎、象、马、牛五座黑石兽山镇守村落,但因狮王昏睡未醒,其余四兽作乱而致使灾祸连连,可挂灯鸣炮、敲锣打鼓唤醒狮王以保地方平安,后逐渐延续成为当地习俗。

因泮村灯会始于甲申年,后光绪十年祖祠建成大庆亦为甲申年,故当地人决定以甲申为准,每年一小舞、三年一大舞,每六十年举行一次盛大庆典。

因其全过程包括扎灯、送灯、起灯、舞灯、打灯,故择其名为“泮村灯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泮村乡彩旗蔽日,炮竹声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当地群众簇拥花灯,以罗伞开路、龙狮伴随游遍全乡。

泮村灯会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和仪式,其过程包括扎灯、送灯、起灯、舞灯、打灯等。

按照传统习惯,每年灯会需扎制三个大花灯,规格为灯芯16尺、宽9尺,灯肚直径5尺,灯脚宽3。

2尺。

扎灯由龙田、塘唇、书厦三个村负责,每村各扎制一个花灯,须在正月十二中午前完成;当天下午,扎好的花灯由送灯队伍护送,从书厦村出发,送至厅泉祖祠供奉,并举行三牲醴酒拜神祭祖仪式。

正月十三早晨起灯,需先选出舞灯头的村落,以金猪、生猪、生羊、凤鸡、果品等祭拜祖先,起灯地点分别位于泮村、大塘、以及塘唇、龙田和书厦三村之一;起灯之后,三个彩灯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巡游全乡四十多条村,彩灯每到一村,均交由该村村民舞动,花灯绕村场三周后再转往别村。

舞灯过程中,以淌水进村、爬墙入宅和一枝独秀等舞技最为引人注目。

巡游所有村庄后,三个彩灯分别到固定的地点进行打灯仪式,打灯即将彩灯扎破,此时,村民们一涌而上,争抢灯纸和灯篾,作为吉祥物带回家中保佑六畜兴旺、出入平安。

相传泮村地区有龟、鲤和龙三个精灵,人们借用三个精灵的灵珠为彩灯,故打灯仪式分别选在龟山附近的潭江村、鲤鱼山附近的书厦坊和有沙龙的朝金村进行,以示归还灵珠。

泮村灯会集舞蹈、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巡游为一体,整个灯会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的习惯和规矩进行,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被人们赋予特殊的文化含义,泮村灯会作为一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岭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2008年,泮村灯会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