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门研究民族节日风俗,有关春节的民俗探究
哪些部门研究民族节日风俗目录
民族节日风俗研究部门概览
在探究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多个部门和机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民族学研究部门、民俗学研究机构、文化部门以及教育部门与学术机构。
一、民族学研究部门
民族学研究部门致力于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在这些研究中,民族节日风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部门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等方法,对各民族的节日起源、发展历程和庆祝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二、民俗学研究机构
民俗学研究机构专注于研究民间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习俗、信仰、艺术和节日等。这类机构通常会深入到民间,记录和整理关于节日的起源传说、庆祝方式以及相关的民间艺术形式。民俗学研究机构的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为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做出了贡献。
三、文化部门
文化部门在民族节日风俗的研究和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部门通常负责管理和推广本地的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节日。他们的工作涵盖了组织节日庆典、策划文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与各类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教育部门与学术机构
教育部门与学术机构在民族节日风俗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通过将民族节日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体验各种民族文化。学术机构则通过研究、出版和举办学术会议等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节日风俗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关注。
结论:
总的来说,这四个部门各自发挥其独特的职能,从不同角度对民族节日风俗进行研究、保护和推广。他们的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研究体系,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民族节日风俗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合作,创新保护方式,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确保各民族独特的节日风俗得以长久传承。
西藏民间节日活动由哪个部门管?

西藏民间节日活动是由西藏的自治区的正科部门
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
流传至今的春节、 上巳、端午、 中秋、 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
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
同时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 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汉代定型期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 除夕、元旦、元宵、上巳、 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
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 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 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犹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 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四大鬼节是 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重阳节。
魏晋南北朝融合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 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 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
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
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
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
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
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动。
唐宋高峰期
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
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
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 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
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
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有关春节的民俗探究

春节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它特殊,因为它不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
她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
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除了一般的生理满足外,还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
在信奉耶稣基督的西方社会,人们以圣诞作为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他们在圣诞节日仪式中获得精神愉悦。
而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同样的文化功用,只是春节更充满人世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春节节俗的传承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重视具体的春节民俗事象,特别是那些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具有生活情趣的节俗。
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春节礼物等民俗节目营造了春节的气氛。
我们对一些传统民俗项目不应该简单的禁止,事实上,这些年来年味的淡化与我们对某些传统民俗项目的禁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多加强调、提倡。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生活的开题报告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
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
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
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
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
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
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
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
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
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
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
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
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
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
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