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闰月饭风俗,闰二月如此少见,习俗上都有哪些讲究?

2023-12-28 02时 来源 共享网站

闰月饭风俗目录

闰月饭风俗

闰二月如此少见,习俗上都有哪些讲究?

闰月有什么讲究

闰月有什么规矩

闰月饭风俗

    闰月饭风俗

    1. 选材风俗

    在选材方面,人们通常会选择寓意吉祥、营养丰富的食材。常见的食材包括鸡、鱼、豆腐、蔬菜等。鸡寓意五福临门,鱼寓意年年有余,豆腐寓意富贵,蔬菜则寓意生机勃勃。此外,还会根据各地的特色准备一些当地的特色食材。

    2. 制作风俗

    在制作方面,闰月饭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首先,家中的长辈会亲自下厨,为家人烹饪这顿饭食。在烹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的掌握,以保证饭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此外,还会在饭食中加入一些特殊的调料或菜肴,如红枣、花生、莲子等,以增加饭食的寓意和口感。

    3. 摆设风俗

    在摆设方面,闰月饭的摆设也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来说,饭食会摆放在家中的主桌上,以示尊重和重视。在摆设时,要特别注意菜肴的名称和寓意,如鸡要放在主位上,因为鸡的寓意是五福临门,放在主位上可以为主人带来好运和福气。此外,还要注意菜肴的色彩和形状,以使整个餐桌看起来更加美观和协调。

    4. 食用风俗

    在食用方面,闰月饭也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来说,家中的长辈会先动筷子食用,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同时,在食用过程中,还要避免将食物掉在桌子上,以免影响家庭的财运和福气。在食用完毕后,还要将剩下的饭菜倒在锅中煮熟,以示对食物的珍惜和感激。

    5. 赠送风俗

    在赠送方面,闰月饭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说,家中的长辈会将剩余的饭菜送给邻居或亲朋好友,以示分享和关爱。在赠送时,要特别注意礼节和礼貌,以免影响人际关系。此外,还要避免将剩余的饭菜倒掉或浪费,以示对食物的珍惜和感激。

闰二月如此少见,习俗上都有哪些讲究?

经常听老一辈讲起:“十年难遇闰二月”,这个是啥意思呢?事实上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也就是说闰二月相当的少见,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日历,上一次出现闰二月的情况是在2004年,今年是2023年,也就是说相差了19年,我们在看一次的闰二月,则要等到2042年,这中间又相差19年,接近20年才会遇到一次。

关于这种特殊的年份,民间也会形成不一样的一个民俗,一些地方在过闰二月的时候还非常的有讲究,那到底有哪些民俗和讲究呢?下面介绍8种不同的民俗习惯~

民俗一:给父母送闰月礼

有些地方,有闰月给父母送一份闰月礼的习俗,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希望父母平安健康。

而最常送的礼物就是鞋,人们认为“鞋”与“邪”同音,给父母送鞋,则寓意父母将邪气踩在脚下,增福添寿。

另外,有些地方,也会送猪脚和面线。

其实,无论是送什么,都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多关心父母。

民俗二:闰二月留岁月

因为闰年比正常年份要多一个月,过年的时间也会更久一些,老话说:“天增岁月人增寿,十年难遇闰二月”,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人会比以前会更老一些了,人们希望留着岁月的脚步,让自己永远年轻。

留岁月的方法,人们通过穿闰月鞋,或者是吃长寿面的方式进行,希望时间可以慢一些,不要让自己这么快的老去,这种做法就是留岁月。

谁都不想徒增年龄而一事无成,都希望时光可以慢一些,让自己可以做喜欢的事情,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民俗三:闰二月留娘糕

闰二月也叫“留娘年”。

俗语有“闰月年,留娘年”,出嫁的女儿这个时候,要回娘家,带一些好吃的,而这其中,一定会带上一点糕点,也叫闰月糕,这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希望他们可以身体健康。

留娘糕,是一种花糕,在制作的时候,很有讲究,在进入闰月以后,做好花糕,并且在花糕上面写上“寿”字或者“福”字,送给母亲和父亲。

也是祈愿他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可以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所以闰二月的时候,一些糕点店铺的生意就会很火爆。

民俗四:闰二月去霉运

在闰二月的时候还有去霉运的说法,老人认为,这一年比平常年份要更长,那么坏运气也更容易出现,所以这个时候,把霉运去掉,那么接下来就都是好运了。

去霉运一般的都是吃鸡蛋,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会煮上一锅鸡蛋,然后和家人一起吃,希望坏运气,都能够滚蛋,从而迎来好运,也是为春天,开一个好头。

此外,鸡蛋还有团团圆圆的寓意,同时也象征的金元宝,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月份当中,会吃上一点鸡蛋去掉身上的霉运。

民俗五:妇女要喝闰月茶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的社会,男尊女卑,妇女们大都很少出门。

所以,只有每逢闰月的时候,村子里的妇女才可以外出。

此时,她们就会举办茶宴,邀请附近的妇女一起喝茶聊天,并且,是不允许男性参加的。

茶宴的举办,也是妇女之间增加感情的一种方法,大家以茶代酒,互送祝福,其乐融融。

民俗六:回娘家吃闰月饭

在以前的封建思想中,他们认为只要女儿嫁进了男方的门,以后想要回娘家,就得经过男方同意才行。

所以,很多出嫁的姑娘,几乎很难回一趟娘家。

于是,每逢闰月的时候,娘家才可以邀请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吃个团圆饭,也被称为“闰月饭”。

不过,现如今,已经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想要回娘家,随时都可以回去。

民俗七:娘家送女儿雨伞

有些地方在闰月的时候,有娘家给女儿送雨伞的习俗,代表着娘家永远是女儿的保护伞,同时也祝福女儿能够早日为夫家开枝散叶,早生贵子。

民俗八:不建议做大事

对于闰月,老一辈一直认为不是一个好日子。

我们之前的文章中讲过,闰月的出现是为了协调两种纪年方式的矛盾,所以,他们认为闰月是虚无的,不宜做一些重要的大事,比如动土建房、搬家、结婚等大事。

不过,这个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只是老一辈人希望家人的生活能够事事顺利,幸福如意。

总结:

闰二月出现确实是比较少见,需要19年才遇一次。

这些民间形成的民俗,不过,这个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只是老一辈人希望家人的生活能够事事顺利,幸福如意。

闰月有什么讲究

闰月有什么讲究

1.1、如果在闰月年结婚,那么在婚前的前一个月就要为你的父母买一双闰月鞋,这样的说法是祝愿父母福寿延年。

1.2、也有人说,闰月年结婚的新人婚姻感情会很和睦,事业会很兴旺,但也有人说,闰月年结婚的新人感情不和,容易分离,总之,在闰月结婚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最主要的是要看你信与不信这些封建的思想了。

2、闰月的禁忌

送父母闰月鞋:“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回娘家吃闰月饭:“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

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

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

闰月有什么规矩

闰月的规矩有妇女喝闰月茶,送父母闰月鞋,回娘家吃闰月饭,送母亲猪脚和面线,娘家送女儿雨伞或蕉扇。

1、妇女喝闰月茶

在武夷山当地就有闰月喝茶的一种风俗,主要是妇女喝茶,一般男人都不能参加,设宴喝茶一般都是由村里的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且邀请附近的女客入席。

在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这样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作用。

2、送父母闰月鞋

一些地方在闰月时要买鞋给父母,俗话说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这种习俗也就是以报父母养育之恩,祈祷父母身体健康,平安长寿。

但有一些地方在每逢闰月年,已经出嫁的女儿都要给自己的母亲买一双鞋。

3、回娘家吃闰月饭

在每逢闰年闰月,娘家人会将已经出嫁的女儿再请回家中一起相聚吃餐饭,父母还在世的一般要由父母请,如果是父母已不在世的,就必须要由兄弟请了。

4、送母亲猪脚和面线

在某些地方,出现闰月的话,如果家里已经有嫁出去的女儿还要买一对猪脚与面线送到娘家给母亲吃,一般都是两只前猪脚与六把面线,在面线上还要绑上红丝线和春花,代表吉利。

5、娘家送女儿雨伞或蕉扇

在有的地区,娘家会在闰月给女儿送雨伞或者是蕉扇,寓意表示娘家是女儿永远的一把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添丁,幸福一生,而这种习俗也就是祝福女儿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