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和由来
发布:2024-09-06 05:56:53 参考 网络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喝雄黄酒等。端午节源于周代,形成于汉代,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1。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等2。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2。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人们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