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
来源 共享网站 日期: 2024-09-04 22:56:54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庆祝。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是与汉文帝纪念“平吕氏之乱”有关,也有说法与道教“三元”有关,或起源于“火把节”。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还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