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江苏特有的的民族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时间:2024-09-14 10:46 参考 知识库

江苏特有的民族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江南文化,还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这些风俗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合了现代的元素,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婚嫁习俗:定亲与茶礼

在江苏,传统的婚嫁习俗中,定亲和茶礼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旧社会,男子婚配前由家长出面请媒妁至女方求婚。如女方家长同意,就将女孩的出生年、月、日、时等八字写在红帖(庚帖)上,外套大红封套,封内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各2颗,取成双成对、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莲子)的吉祥之意。庚帖请回后,男家就请媒妁向女方口头求婚,得到允诺后再行帖求婚,叫求允帖。如女方允诺,就出允帖,正式订定婚约,旧称定亲。

建国后,定亲习俗已逐步被自由恋爱所替代。而茶礼则是男方在成婚前向女方出纳聘帖,送礼金、饰品,俗称茶礼。女方接帖后回以答聘帖和礼品。然后男方选定成婚日期,请媒妁通知女方,俗称送日脚。佳期那天,先行迎鸾礼,由媒妁领人将新娘礼服(俗称七事衣)和鱼、肉、酒、果等物送至女家。女方嫁妆由媒妁领人送到男家。

二、民族音乐:二胡之乡的浪漫与璀璨

江苏,被誉为“二胡之乡”,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民族音乐在江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2024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在江苏大剧院拉开序幕,众多名家大师倾情献演,各类民族乐器和谐共鸣,一幅幅动人的音乐画卷中流淌出中华文化的浪漫与璀璨。

民乐,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的艺术形式,早已深深根植于江苏这片沃土,成为其历史传承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包括开闭幕式音乐会、海内外江南丝竹展演、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二胡展演、民族器乐展示品鉴、民乐下基层、分会场活动等六大板块,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与年俗活动

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南京绒花尤为引人注目。南京绒花始于唐朝,最初仅供宫廷享用,后流传至民间,现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多道精细工序,对制作技艺和经验要求极高。赵树宪作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绒花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已从事绒花制作51年。

江苏的年俗活动也颇具特色。如春节临近,镇江市民们会参与一项特有的年俗——打酱油。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会排队购买酱油,寓意着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充满年味的活动,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的魅力。

结语

江苏特有的民族风俗,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也展现了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这些风俗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江苏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