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风俗
参考 共享网站 发布:2024-09-06 10时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是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仲秋风俗丰富多样,包括夕月(即祭拜月神)、赏月、燃灯、猜灯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其中,吃月饼和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象征着家人团圆和寄托思念。各地还有一些独特的仲秋风俗,如广东的树中秋、河南的走亲戚、江苏无锡的烧天香等,这些习俗共同传承着中秋文化的精髓,绘就一幅幅动人的团圆画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