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特点风俗,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原名崩龙,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等地。德昂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生活在怒江西岸。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德昂族正式更名为德昂族。
宗教信仰

德昂族全民信仰佛教,尤其是小乘佛教。村村寨寨都建有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族佛塔略有不同。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德昂族还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婚嫁习俗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很少与外族通婚。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女性在选择对象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权。男青年到了十四五岁,就开始串女孩子,晚上在少妇家外面玩芦笙,吸引女生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会互赠手镯、腰带、项圈、篮子、锦袋等生活用品。然后让村里的老人去女方家做媒。
建筑特色

德昂族的建筑以竹楼著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竹楼结构简单,但坚固耐用,既能抵御风雨,又能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德昂族竹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
服饰文化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表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及其对美的追求。男女服饰各有特色,男装以短衣、长裤为主,色彩鲜艳;女装则以长裙、短上衣为主,装饰华丽。德昂族妇女喜欢佩戴银饰,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
饮食习惯

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浓茶。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而且好饮浓茶。
节日庆典

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收节、开节、烧白木等,多与佛教活动有关。其中,泼水节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一共有三天,期间,德昂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汇集到本寨的佛寺(奘房)去过节。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主持,并致祝词。致罢祝词,男青年们敲响了象脚鼓,跳起了象脚鼓舞。女青年合着鼓声,跳起了堆沙舞。其他人手捧竹水筒,举过顶,依次往雕龙画经的水槽里倒水,为象征佛祖化身的佛像冲浴,意即缅怀先辈的恩德,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传统工艺

德昂族善于种茶,几乎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茶农”之称。德昂族还擅长编制竹器和草编工艺品,如竹编篮子、草编席子等,这些传统工艺在德昂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结
德昂族作为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从宗教信仰、婚嫁习俗、建筑特色、服饰文化、饮食习惯到节日庆典,德昂族都展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独特的文化特点,使得德昂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