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拗九节具体风俗,拗九节的由来

参考 网络 日期 2024-09-11 18时

拗九节的由来

拗九节,又称孝顺节、后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市十邑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定在农历正月廿九。关于拗九节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关于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目连的母亲生前性格凶悍,死后灵魂被罚在阴间受苦。目连为了救母,每天送饭给她,但都被阴间的鬼卒吃掉。后来,目连用黑芝麻、糯米、花生、红枣、桂圆等食材煮成黑色甜粥,鬼卒以为脏而不敢吃,目连的母亲才得以进食。这一天恰好是正月二十九,因此后来人们将这一天定为拗九节。

拗九节的习俗

拗九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煮拗九粥,这是拗九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拗九粥的原料包括糯米、红糖、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这些食材寓意着团圆、健康和长寿。煮好的拗九粥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

拗九粥的制作方法

拗九粥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将糯米、花生、红枣等食材洗净备用。然后,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接着,将糯米、花生、红枣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红糖,用中小火慢慢熬煮。待粥煮至粘稠,食材熟透后,即可关火。撒上一些黑芝麻,增加粥的香气。

拗九节的祭祀活动

拗九节当天,人们还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祭祀时,会在家中摆上供品,如水果、糕点、酒水等。同时,还会点燃香烛,烧纸钱,以示对祖先的怀念。祭祀活动结束后,家人会一起分享拗九粥,共度佳节。

拗九节的馈赠习俗

拗九节期间,人们还会互相馈赠拗九粥,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馈赠的对象通常是亲朋好友、长辈以及邻居。送粥时,人们会将拗九粥装在精美的碗中,附上祝福的话语,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

拗九节的孝顺文化

拗九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孝顺文化的体现。在这一天,人们通过煮拗九粥、祭祖、馈赠等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拗九节强调的是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拗九节的社会意义

拗九节作为福建省福州市十邑地区的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还促进了社会和谐。拗九节期间,人们互相走访、互赠礼物,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拗九节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结语

拗九节作为福建省福州市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通过拗九节这一节日,人们传承了孝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拗九节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