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端午节风俗 娘家,娘家的温馨记忆
无锡端午节风俗:娘家的温馨记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无锡,端午节有着丰富的风俗习惯,其中娘家的习俗尤为特别,充满了温馨和传承。
标签: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传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吃粽子、划龙舟等。
标签:娘家的粽子

在无锡,端午节前夕,娘家的奶奶外婆们便会忙碌起来,准备制作粽子。粽子的馅料丰富多样,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而粽子叶则是用青绿的粽叶包裹。每当傍晚时分,厅堂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这是娘家的温馨记忆。
标签:鸭蛋络子

端午节当天,娘家的孩子们脖子上会挂上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的鸭蛋络子。鸭蛋络子寓意着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这是娘家的关爱和期望。
标签:悬挂菖蒲

端午节这一天,娘家的门上会悬挂用红绳扎成的艾草菖蒲,上面还有几个用丝线缠绕的大蒜头。民间认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可以驱邪避害。娘家的这一习俗,既是对家人的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标签:祭祖

在无锡,端午节这天还要进行祭祖活动,即祝飨。这与每年的清明祝飨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娘家的祖先牌位会被摆放在家中,供上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标签:竞渡

无锡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即划龙舟。在娘家的记忆中,划龙舟的地点选在北塘黄埠墩一带,水面开阔,距离北门也不远。正式的竞渡需要几年才举行一次,而比赛所用的龙船共有13只半,代表了无锡城乡14所神庙。
标签:避邪习俗

在娘家的习俗中,端午节还有许多避邪的举措。如在家中挂钟馗像、洗百草裕、用雄黄酒洒地等。小孩额上会用雄黄写“王”字,穿老虎皮或者五毒衣,以避邪防毒。这些习俗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都是一种蛆虫消毒的措施,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标签:娘家的热闹

旧时无锡过端午节十分热闹。据记载,端午节这天无锡城里教育界停课休假庆佳节,政商界停止办公表纪念,工人休业无所事,扎起龙舟停河边,锣鼓咚咚齐声敲,鼓桨奋勇争向前。男女成群看热闹,这是娘家的热闹场景,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标签:结语
无锡端午节的娘家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情感。这些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人的关爱和期望。让我们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共同感受娘家的温馨记忆,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