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 风俗,千年古县的文化瑰宝
晋江:千年古县的文化瑰宝

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晋江就是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晋江立县已有千年历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点。永嘉南渡以来,中原文化逐渐融入晋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晋江人追溯着文化的源流,传承着文化的根脉,弘扬着文化的菁华,使晋江始终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晋江民俗: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晋江民俗丰富多彩,其中柯派高甲戏、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灯谜等都是晋江民间文化的瑰宝。
柯派高甲戏
柯派高甲戏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成于1930年。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
闽台东石灯俗
闽台东石灯俗是晋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又称采莲。端午节午后,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进行采莲活动,以消灾纳福。
晋江布袋木偶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记载。
晋江灯谜
晋江灯谜活动在晋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唐贞元进士欧阳詹拟制中药谜,被药铺荔枝姑娘猜中,双方喜结良缘的故事至今尚在晋江民间传诵。
晋江特殊风俗:侨乡的独特风情

晋江是我国著名侨乡,早在唐朝时期,晋江人就出洋谋生。随着过番人数的不断增加,晋江逐渐形成了几种民情风俗。
送顺风
晋江人出洋过番之前,亲戚朋友邻居会前来赠送鸡蛋、线面、茶叶及药物等礼品,俗称送顺风,寓意出洋乘船一路顺风之意。
脱草鞋
以前农村人上山或外出打工大都穿用稻草制的空气鞋。番客回归故里,家中亲人要为其脱下脚上的草鞋(虽然番客回家大都已穿皮鞋了,也叫脱草鞋”)洗尘接风。
引水魂
这是个别仪俗。大凡番客总是不忘故里的,在外奔波数十年到年老了总想提前返回故乡,这叫落叶归根。但是有些不幸客死他乡,骨埋异域者,亲眷为让其魂归故里,便要举行殡葬归虞仪式。
晋江端午节:多彩民俗闹端午

端午节期间,晋江市开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如刣狮、嗦啰嗹、机器人赛龙舟等,让市民群众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特色民俗闹端午
举办晋江市(安海)第十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突出保护、传承和展示晋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
爱心志愿暖端午
节日期间,晋江多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亲情邻里、共筑和谐的活动,让市民及游客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
晋江,这座千年古县,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以及民俗的魅力。晋江,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