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大田过年有什么风俗,传承千年的文化韵味

发布: 2024-09-09 来源 未知

大田过年风俗:传承千年的文化韵味

大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在春节期间,大田人民传承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标签:除夕夜的传统习俗

在大田,除夕夜被称为“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早晨,人们会贴上春联、年画,厨房、谷仓、猪栏等地方也会贴上寓意吉祥的红帖。午前,家家户户会用三牲酒醴祭祀祖先和灶神,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标签:七人、八谷、九天、十地

大田县还有独特的“七人、八谷、九天、十地”之俗。初七为人“生日”,初八为五谷“生日”,初九为天公“诞辰”,初十为土地公“生日”。在这些日子里,人们会举行相应的庆典活动,如祭祀、祈福等,以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意。

标签:元宵夜的独特习俗

元宵夜,大田县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偷拔葱嫁好翁(夫),偷拔菜嫁好婿”。在这一天,年轻人会偷偷拔取葱和菜,寓意着找到好伴侣。菜主不但不责骂,还以听到恶语为佳,这种独特的习俗充满了趣味和欢乐。

标签:大田板灯龙: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田板灯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起,大田县许多乡村都会举行迎龙的习俗。这项活动源于唐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板灯龙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组成,由一人持龙珠引路,在乡间或街巷穿行。沿途房子主人会放鞭炮或烟花迎接,至开阔处穿龙、跑龙,场面壮观,寓意深远。

标签:古厝出龙:传承千年的祈福仪式

大田县各乡镇村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古厝出龙”活动。这项活动源于大田县城区玉田村范氏家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范氏家族用一张张长条板凳衔接成龙,在龙节上大书祖籍地堂号“高平郡”,由各房头后生们扛着游走,称“板凳龙”。元宵节午时开祠堂正门,抬龙祭祖,晚6时出龙游行至子时,范氏家族以此寄托他们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

标签:高氏迎鳌灯: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大田县建设镇建丰村在农历正月初八举行高氏迎鳌灯活动。据传,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南宋中期,当地方言“灯”与“丁”谐音,点灯就像不灭的圣火。高氏宗亲以点灯形式,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这种独特的祈福方式,传承了千年的文化韵味。

标签:团圆饭:阖家欢乐的象征

在大田,除夕夜的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如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等,以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团圆饭要慢慢吃,从天黑入席,一直吃到深夜。大家守岁到十二点,一起放鞭炮喜迎新年。

标签:压岁钱:寓意吉祥如意

压岁钱是大田过年的另一项重要习俗。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压岁钱通常用红包包装,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标签:放鞭炮:驱邪迎祥

放鞭炮是大田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相信,鞭炮声可以驱邪迎祥,带来好运。除夕夜和元宵夜,大田各地都会放鞭炮,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

标签:拜年:传递祝福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人们会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传递着祝福和喜悦。拜年时,人们会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吉祥话,表达对彼此的祝福。

标签:总结

大田过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