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描写如皋风俗的片段,千年传承的民俗风情

日期:2024-09-08 12:19:31 参考 网络转载

如皋风俗:千年传承的民俗风情

如皋,这座位于江苏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闻名。在这片土地上,汉族居民世代繁衍生息,形成了淳厚质朴的民风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饮食文化:舌尖上的如皋

如皋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与扬州相近,却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风味。在如皋,无论是家常小炒还是节日宴席,都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长寿面、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等传统小吃,不仅味道醇厚,更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服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如皋的服饰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在传统服饰方面,如皋人喜欢穿着汉服,尤其是节日庆典时,汉服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在现代服饰方面,如皋人紧跟时尚潮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服饰风格。

住行文化:水乡人家的生活画卷

如皋地处水乡,住行文化自然与水息息相关。在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皋人喜欢乘坐小船出行,感受水乡人家的生活情趣。

婚姻习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如皋的婚姻习俗源远流长,旧时重封建礼教,求首饰财礼嫁妆,讲排场。婚事程序繁琐,包括提亲、访亲、发口谕、算命合婚、议聘、下定、送节礼、通信、搬奁、迎娶、合卺、开脸、拜堂、三朝、回门、会亲、弥月、交生等。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男女平等自主的新婚姻制度,提倡勤俭节约办婚事,诸如集体婚礼,施行结婚等。

生育习俗:传承生命的喜悦

如皋的生育习俗同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旧时重男轻女,生男报喜,向族亲馈送红蛋,数量为3、9、19、29不等,取奇数为阳娄。随送毛米粥(新粳或糯米红糖粥),并谢媒。第3日婴儿洗澡、穿衣、开奶、命名,称洗三”。亲友送月子礼”。弥月请客吃满月饭”,产妇可出家门,回娘家。第100天称过百路儿”,由长者抱婴儿穿行市井,在如城镇多经百岁巷、状元坊等处,以示祝愿。1周岁称抓期”,(期音鸡),设诸物让婴儿抓取,观察意趣。外婆祝贺,须送鸡。宴客称吃抓期面”,并有寄名、拜干娘等俗。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生男生女同样庆贺。

寿辰习俗:祝福长寿的仪式

如皋的寿辰习俗中,贺百岁最为隆重。主家要烧制百岁碗”赠与亲友和乡邻。民间有做青苗会”,演僮子戏”,唱仪兴调”(越剧)、下河调”(扬剧)、七字段”,春节期间演荡湖船、踩高跷、扯扯腰、打花鼓、舞龙灯、唱道情等节目。

节庆习俗:传承文化的纽带

如皋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立夏、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春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如皋人会举办各种活动,如立夏早餐吃煮蛋、中午吃甜菜、儿童称体重,端午节吃粽子、儿童戴百索和香袋,中元节烧经祭祖、斋孤”,中秋节吃月饼、藕饼、鸭子等,尤以春节前后祭祀活动为多,且伴有诸多禁忌。

祭祀文化:敬畏自然的信仰

如皋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民众敬畏自然,崇拜祖先。在祭祀活动中,如皋人会举行各种仪式,如烧香、祭拜、献供等,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意。

结语

如皋的风俗民俗,是这片土地上千年文化的积淀。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传承着古老的习俗,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如皋的风俗民俗,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