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民族风俗奇葩,中国十大民族风俗奇葩,揭秘56个民族独特风情
中国十大民族风俗奇葩,揭秘56个民族独特风情

中国,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彩国度,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中国十大民族风俗奇葩,感受56个民族的独特风情。
一、藏族:禁忌与礼仪并存

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禁忌。例如,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这些禁忌体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尊重和敬畏。
二、苗族:百狮会与背新娘

苗族过苗年时,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苗族还有一项独特的风俗——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
三、彝族:唱圩与杀猪宰羊

彝族有唱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大家都聚集在山坡上,搭起歌坛。参加唱山歌的青年男女,首先唱会歌和迎宾歌。唱完山歌,就开始抛绣球、摸鸡蛋、抢烟花等娱乐活动。彝族在节日里还有杀猪宰羊的习俗,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共同庆祝节日。
四、壮族:唱山歌与压年饭

壮族有唱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大家都聚集在山坡上,搭起歌坛。参加唱山歌的青年男女,首先唱会歌和迎宾歌。唱完山歌,就开始抛绣球、摸鸡蛋、抢烟花等娱乐活动。壮族还有压年饭的习俗,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预兆来年农业丰收。
五、满族:红灯高挂与包饺子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六、朝鲜族:守岁与压跳板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七、鄂伦春族:品山珍与敬礼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八、赫哲族:做年饭与绣花鞋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赫哲族还有一项独特的风俗——绣花鞋。新娘出阁时,要穿上绣花鞋,寓意美满婚姻。
九、回族:清真食品与节日庆典

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严格遵守清真食品的规定。在节日庆典方面,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