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风俗怎样美,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土族风俗之美: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

土族,一个生活在我国青海省的少数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土族的风俗习惯,如同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一、服饰之美:绣花高领,独具特色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小领斜襟、袖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腰带,小腿扎上黑下白的绑腿带,戴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锈花宽腰带或彩绸带。这些服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朴素耐久,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
二、民间艺术之美:能歌善舞,丰富多彩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全为口头传诵,其中大都可以演唱的叙事诗拉仁布与且门索已搬上舞台。土族高级喇嘛、僧侣也著书立说。由土族活佛所著的宗教流派镜史一书,曾被译成英、德文流传国内外。歌曲种类繁多,有“安昭”、“花儿”等,分家曲和山歌。曲调都有衬句,而且尾音拖长而下滑,深沉,回味无穷。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曲、圆舞曲等。土族居民举行婚礼时,常伴以歌舞等娱乐活动。婚礼舞一般以两个穿着白褐子长衫的领亲人为主,其他人伴唱。舞蹈动作,各地不尽相同。
三、节日之美:纳顿节,狂欢盛宴

纳顿节是土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土族非常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在青海省东部的民和三川地区,每年金麦登场、酩馏飘香的夏秋季节,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七月庆丰会,当地人称其为“纳顿”节。纳顿节是三川土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是颇具特色的大型集体娱乐盛会。其活动范围达几十里,规模之宏大,场面之热烈,是其他民族、地区所没有的。纳顿节的活动包括会手舞、跳面具舞等,其中特色的是会手舞,由上百人组成,浩浩荡荡,见头不见尾,场面热闹非凡。
四、饮食之美:油饼、青稞酒,醇香可口

土族的饮食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油饼、青稞酒等是土族的传统美食。油饼外酥里嫩,口感独特;青稞酒醇香可口,是土族人民待客的佳品。在土族的传统节日中,油饼和青稞酒更是不可或缺的美食。
五、礼仪之美:热情好客,尊重传统

土族人民热情好客,尊重传统。客人来之时,主人会先敬上酥油茶,然后用系有白羊毛的酒壶为客人倒酒,以此来表达吉祥如意。客人来之时,主人都会先敬上三杯酒,意思是吉祥如意三杯酒,送走客人时,也要敬三杯酒。这种热情好客的礼仪,体现了土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和关爱。
总结
土族的风俗习惯,如同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从服饰之美、民间艺术之美、节日之美、饮食之美到礼仪之美,无不展现出土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感受土族风俗之美,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