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客家风俗,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广东江门客家风俗: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广东江门地区,作为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客家风俗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领略广东江门客家风俗的魅力。
一、过大礼:传统婚嫁的隆重仪式

在广东江门地区,订亲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过大礼”。这一仪式通常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进行。男方家会选择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虽然如今许多传统婚嫁礼仪已经简化,但“过大礼”这一环节仍然被广泛重视。
男方过大礼的礼品包括:
精装龙凤礼饼两盒、西式礼饼一盒。
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生生猛猛)。
椰子两对(有爷有子)、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长长广东新娘)。
精装烫金男女家对联各一对、精装茶叶、芝麻各两盒(女子坚贞、守信不移)。
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装聘金用)。
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鸡、鱼、猪肉大礼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双喜贴盒(核桃、有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十一样吉祥京果)。
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
女家回礼包括:
金莲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对(多子多福)。
添丁姜、连理芋头(添丁发财)、芙蓉、扁柏(趋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双喜贺惟巾一对。
大茶盘、大果盘、大点心盘、大糖果盘、大瓜子盘、大花生盘、大糖果盒、大瓜子盒、大糖果罐、大瓜子罐、大糖果瓶、大瓜子瓶。
二、还福:客家民俗的独特仪式

在广东江门地区,客家人有着独特的“还福”风俗。每年农历十二月中下旬,客家人都会进行“还福”活动。这是客家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还福”是指年初时在神坛里许下的愿望,承诺若如此,到年终时,就用祭品来祭拜,或用奖旗或做电影来酬谢。这种承诺叫许愿。民间传说的谚语“许人成债,许神成愿”就是出自于此。
到了农历十二月,客家人会看好日子,然后进行还福。还福的形式多样,包括集体的“还大众福”、家庭的“还合家福”、个人的“还大岁福”或“还时运福”等。若多年后才还福,叫“还老愿”。
三、除夕:团圆与祈福的节日

在广东江门地区,除夕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除夕日,家人都要赶回家团聚,共度这个欢乐的时光。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会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广东人流行守岁,到除夕夜零晨,家家户户都开门燃放爆竹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爆竹声持续一个多小时,全城都被硝烟笼罩,震耳欲聋,遍地都是红纸。
四、春节:喜庆与热闹的节日

在广东江门地区,春节是一个喜庆而热闹的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被视为步入新春的界定日期,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便开始忙碌地准备过年。
主要准备工作包括扫屋、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等。扫屋是除旧布新的象征,磨豆腐、干鱼圹、杀猪等则是为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