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的风俗,春节的第六天,传统习俗大揭秘
初六:春节的第六天,传统习俗大揭秘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许多独特的习俗。正月初六,作为春节的第六天,同样有着丰富的传统风俗。
一、打扫祭厕:迎接新春的第一缕阳光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是不能扫垃圾的。因为人们认为,在这几天扫地就有可能把自己家的财气和运气都扫出去。所以,到了正月初六,人们就开始大扫除,往屋外扔垃圾,以迎接新春的第一缕阳光。
初六是厕所神检查厕所的日子,人们要将厕所扫得干干净净,以示对神灵的尊敬。
二、送穷: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正所谓大年初六求顺扔穷鬼。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家中主妇这一天,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这一习俗寄托了人民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三、抢财神:祈求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在正月初六,人们会选出一个12岁的男孩,打扮成刘海”的形象上街,背上背着5个用纸剪成的小人。谁要是抢到男孩身上的小人,就意味着谁抢到了财神,这一年都要发达,被抢夺走小人的人就相当于是扔掉了穷鬼。
人们之所以让12岁的小孩来扮演这个角色是因为12是6的二倍,这个年龄寓意着六六大顺”。本命年在抢财神的过程中,如果两位都是本命年者相遇,谁先抢到对方背后的小人谁吉利。
四、外出游玩:感受新春的欢乐氛围

三六九,朝外走。这一天,一家人会结伴外出游玩。人们常常去人多热闹的地方游玩,感受新春的欢乐氛围。
外出游玩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迎接新春的一种方式。
五、初六马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总结
正月初六,作为春节的第六天,有着丰富的传统风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春的欢乐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