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三明过年风俗,千年传承的文化盛宴

时间 2024-09-13 参考 开源网站

三明过年风俗:千年传承的文化盛宴

三明,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春节风俗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将带您领略三明过年的风俗,感受这份千年传承的文化盛宴。

标签:送灶

一、送灶:祭灶神,祈平安

三明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后才结束。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灶仪式,以感谢灶神一年的守护。据传,送灶神是为了让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家庭情况,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

标签:扫尘

二、扫尘:除旧布新,迎接新春

腊月二十四日,三明民间有“扫尘”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屋,掸尘扫屋,把窗台、门板、桌子、橱具无不刷洗得干干净净。扫尘不仅是清扫灰尘,还有驱邪除灾之意。将乐等地有“有钱没钱,干净过年”的说法,寓意着新的一年要干净、平安。

标签:分年

三、分年:亲朋好友互赠年礼

在沙县等地,腊月二十四日还有“分年”的习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赠年礼,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沙县人称此为“分年”,寓意着新的一年,亲朋好友关系更加紧密。

标签:备年货

四、备年货:迎接新春的必备仪式

年前,三明各家各户都会开始准备年货。蒸年糕、炸豆腐、舂糍果、杀鸡宰鸭,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大田县还有“廿四扫尘,廿五宰猪,廿六赶墟,廿七讨钱,廿八舂果,廿九过年”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三明地方年前的民间习俗。

标签:除夕

五、除夕:团圆饭,守岁

除夕夜,三明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堂,共度佳节。丰盛的团圆饭、燃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各种庆祝活动热闹非凡。守岁是除夕夜的重要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

标签:急脚尊王信俗

六、急脚尊王信俗:祈求祥和平安

在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有一种独特的信仰——急脚尊王信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九,人们会将急脚尊王请出永兴庵,抬到他的办公地点无碍斋。家家户户吃斋,直到正月初九将其送回永兴庵开斋。这种信仰体现了人们祈求祥和平安、生活富裕的价值取向。

标签:盖竹小腔戏

七、盖竹小腔戏:传承非遗文化

沙县区富口镇盖竹村有一种古老的戏曲——盖竹小腔戏。它是一种汉族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春节期间,盖竹小腔戏都会上演,为村民们带来欢乐。这种戏曲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三明独特的文化。

标签:大田板灯龙

八、大田板灯龙:非遗项目

大田县各乡镇村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大田板灯龙活动。这种板灯龙已有千年历史,源于大田县城区玉田村范氏家族。板灯龙由龙珠、龙首、龙身、龙尾组成,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签:高氏迎鳌灯传家训

九、高氏迎鳌灯传家训:传承家族文化

大田县建设镇建丰村的村民们在农历正月初八举行高氏迎鳌灯活动。这种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寓意着家族繁荣昌盛。村民们用火种点亮手中的灯笼,祈求家族和睦、幸福安康。

总结

三明过年的风俗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祭灶、扫尘、备年货等习俗,又有独特的信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