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揭阳市有哪些风俗习惯,传承与创新

时间 2024-09-10 参考 网络转载

揭阳市的风俗习惯:传承与创新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节日庆典,也有独特的民间艺术活动。以下将详细介绍揭阳市的一些风俗习惯。

春节习俗

春节,又称过年,是揭阳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举行拜年活动。人们会带上柑橘(称为“大吉”),互相赠送,以示吉祥。春节期间,舞狮、猜谜、游标旗、潮州大锣鼓等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成人还会给老人、小孩送压岁钱,寓意着平安和祝福。

人日节

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根据民间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七日为人。在这一天,人们会煮七样蔬菜混煮成羹,称为“七样菜”,寓意着财运亨通。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揭阳民间有祭祖的习俗,一些乡村还会做丁酒,即当年生男孩的家庭设酒席宴请乡邻。县城通常会有赛花灯、燃放烟花、舞狮等活动。普宁等地乡村还有元宵夜看新娘、做四句的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四月初。清明节前后,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缅怀先烈。这是一个表达对先人敬意和怀念的重要时刻。

端午节

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习俗。

游神赛会

揭阳地区的游神赛会非常隆重,尤其是游城隍神和关帝神。游神方式多样,包括高灯彩旗、花灯、扮景、醒狮队、大朋标、大锣鼓、笛套音乐、英歌舞等。游神时,还会伴演大戏,称为“神戏”。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内容健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游标旗、游大锣鼓、扮景演戏等依然流行,并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烧龙

烧龙是揭阳最隆重的民间艺术活动之一,起源于明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开始游龙迎春,至初十晚烧龙。彩龙身上装满烟火,由一群青壮男子托举,点火烧龙时,伴随着锣鼓声、爆竹声,场面壮观。

结语

揭阳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节日庆典,也有独特的民间艺术活动。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揭阳市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