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清明节的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泉州清明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泉州,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扫墓祭祖:传承孝道文化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10天为扫墓期。在这一时期,泉州人称为“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这一习俗传承了泉州人对孝道的尊重和传承。
清明粿:传统美食的传承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粿。清明粿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粿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粿;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粿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粿。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粿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
润饼菜:春意盎然的美食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泉州十大清明旅游景点:感受泉州之美

清明时节,泉州的旅游资源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泉州十大清明旅游景点包括清源山、开元寺、永春雪山生态旅游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赏花、祈福,感受泉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结语
泉州的清明节风俗,既有传统的祭祀、扫墓、吃清明粿、润饼菜等习俗,也有现代的旅游、休闲等活动。这些习俗和活动,共同构成了泉州清明节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