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丧事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时间:2024-09-09 21时 参考 未知
福州丧事风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丧事风俗也独具特色。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福州的丧事风俗既保留了古老的仪式,又在不断革新中展现出新的面貌。
标签:丧事风俗,福州,传统仪式

入厅与报丧:丧事的开端

在福州,丧事的开端是“入厅”和“报丧”。当老人弥留之际,亲人会在床前送终。老人咽气后,即进行梳洗、整容、更衣,并将尸体安放于后厅,称为“入厅”。随后,丧家会在大门口贴白纸、放炮竹,告知邻居和亲朋好友家中有人去世的消息,这便是“报丧”。
标签:入厅,报丧,丧事开端

戴孝与守灵:表达哀思的方式

在福州,丧事期间,子孙会披麻戴孝,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孝男会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儿媳)则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白布或披黑纱。丧家会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同时,亲友来吊唁,孝男孝孙要跪着陪祭,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标签:戴孝,守灵,表达哀思

做七与开吊:纪念与告别

福州的丧事风俗中,“做七”和“开吊”是重要的环节。所谓“做七”,是指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仪式,共七次,每次都要请道士做道场或请和尚尼姑念经。在“开吊”期间,丧家会发出讣告,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以示哀悼。
标签:做七,开吊,纪念告别

入棺与除服:仪式的结束

在福州,入棺是丧事的重要环节。在直系亲属告别后,将遗体盖棺,抬置椅上,称为“上马”。随后,丧家会举行除服仪式,即孝服已满可以换吉服,照常生活。这一仪式标志着丧事的结束。
标签:入棺,除服,仪式结束

借孝与守孝:特殊情况的应对

在福州,如果遇到必须婚娶的特殊情况,可以在百日之内操办,称为“借孝”。官家也有借孝之例,如当年曾国藩守孝挂帅。守孝期间,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民间虽没有这许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周年之内也不喜欢参加喜庆。
标签:借孝,守孝,特殊情况

福州丧事风俗的传承与创新
福州的丧事风俗源远流长,既有传统的仪式,又有现代的革新。在传承中,福州的丧事风俗不断吸收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今,福州的丧事风俗既保留了古老的仪式,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