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过年风俗有哪些,泉州过年风俗概述
泉州过年风俗概述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泉州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泉州过年的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的元素,又融入了当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过年氛围。
年兜与备节

在泉州,腊月三十和腊月二十九被称为“年兜”,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拆洗被褥蚊帐,炊年糕、年米果,为新年做好准备。同时,还会购买供品,如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以敬神敬佛敬公妈。还会请先生写春联,有的家庭还会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馈岁与挑水盖井

据泉州府志记载,除夕前一、二日,人们会用豚糕相互赠送,称为“馈岁”。而除夕日,家家户户都会洗完该洗的东西,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之后,会用石板或木板盖上水井口,直到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现在虽然使用自来水,但这一习俗依然保留。
辟火符与置甘蔗

在除夕日,里胥会印制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会给里胥制钱四文,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宽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这种辟火符的寓意是呼水禁火,以保家庭平安。人们还会在除夕夜置甘蔗,寓意生活甜蜜。
敬天公与开正

正月初一,人们会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除夕之夜,人们会守岁至深夜,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与团拜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起床盥洗,穿上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人们会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互道恭喜,俗称“贺正”。还有“团拜”的习俗,邻里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
压岁钱与禁忌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时,上辈会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泉州春节还有一些禁忌,如忌饮茶水、忌吃稀饭,早餐吃干饭等,以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泉州过年习俗的民谣

泉州过年的习俗还有许多民谣,如“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地,初五舀肥;初六隔机,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十一……”这些民谣反映了泉州过年的传统习俗。
结语
泉州过年的习俗丰富多彩,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当地特色。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泉州人民心中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