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温州春节十大 风俗,温州春节十大风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参考 网络转载 日期 2024-09-08 08时

温州春节十大风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温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春节期间更是热闹非凡。以下是温州春节的十大风俗,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拜年的纸蓬包

温州人过春节,讲究的是亲情和友情。正月初一不走亲戚,而是选择在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期间拜年。拜年时,人们会带上精心准备的纸蓬包,寓意着吉祥如意。从十二月二十起,温州的店铺就开始忙碌起来,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

二、打开门炮、关门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而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户户也要放鞭炮,这叫“打关门炮”,寓意着辞旧迎新。

三、吃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其中,中间上的大菜中,决不能少了“芋”和“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四、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五、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六、贴春联

贴春联是温州春节的传统习俗。一般用红纸黑墨书写,传统宅院会在正屋、厅堂、书斋以及厨房、猪栏等处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也有在出入的双扇门上贴门神、财神的。

七、送节

旧时有“送节”习俗。即在十二月时,女婿以糖制印花年糕二十双,外加鱼肉之类,送到岳父家。婚后第一年,则要加倍。女方回盂是柑、桔、洋粉和通宵蜡烛、压岁钱等。

八、捣年糕

用糯米掺些籼米,炊熟,放在石臼中捣制,然后做成各种形状。加上红糖、桂花等,叫糖糕;不加糖的,叫水浸糕。糖糕除制作成长条外,还用各种模板印制成带状元、魁星、财神爷图案,也有制作成元宝、鲤鱼等形状的。

九、腊制年货

农历十二月初,各家准备过年,忙于储存制作过年食物,以腊货为多,俗称“腊月”。在温州,通常会将猪肉、鸡、鸭、鱼等制作成腊货备用,有酱油肉、酱油鸡、熏鸡、鳗鲞等。

十、温州春节好去处

温州春节期间,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比如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变幻多姿,蔚为壮观;还有温州的各大公园、商场,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结语

温州春节的十大风俗,承载着温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温州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春节的喜庆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