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还有哪些民族节日风俗,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时间 2024-03-08 14:58 参考 知识库

还有哪些民族节日风俗目录

五十六个民族名称及节日习俗?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1. 彝族:火把节、三月三节、盘王节。

2. 傣族:泼水节、三月街节、树花节。

3. 藏族:藏历新年、卓玛节、雪顿节。

4.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春节、白月节。

5. 哈萨克族:那什巴克节、库车瓦格节、乌季节。

6.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哈尼吉节、卡尺尔节。

7. 朝鲜族:大吉岭节、中秋节、丰收节。

8. 满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9. 布依族:苗族大歌节、龙船节、三月三节。

10. 侗族:芦笙节、龙船节、三月三节"。

五十六个民族名称及节日习俗?

中国56个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白 族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绕三灵、(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耍海会、拜日望等。

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中秋等。

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傣 族

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有关。

满 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苗 族

苗族的有苗年、四月八、、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怒 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汉 族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黎 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等。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回 族

回族三大节日,即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圣纪节。

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开斋节,是“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1、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地区的,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2、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基诺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3、傈僳族的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

4、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等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5、拉祜族的月亮节

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

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

6、苗族的花山节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

7、哈尼族的扎勒特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8、蒙古族的马奶节

马奶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以喝为主,流行于内蒙古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