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春节风俗,潮州过年的风俗习惯
潮汕人春节风俗目录
。
1. 家庭团圆饭:在除夕晚上,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幸福。
。
2. 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朋好友,祝福彼此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
3. 贴年画:在春节前,人们会贴年画,用图案来寓意吉祥如意,增加节日气氛。
。
4. 放鞭炮: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象征驱除邪恶和迎接新年的到来。
。
5. 舞狮舞龙: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表演舞狮舞龙,象征着祈求平安、吉祥和丰收。
。
6. 祭祖: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去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健康和繁荣。
。
7. 清明上河图: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观赏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描绘宋朝时期的生活场景的长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艺术遗产之一。
。
8. 食年糕:在春节期间,人们会食用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步步高升。"。
潮汕春节习俗禁忌知多少?

春节是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人们在春节期间都有应景的风俗,也有为了新的一年祈福消灾而需要遵守的禁忌,这在潮汕地区也不例外,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潮汕春节期间的习俗与禁忌吧。
潮汕春节的一些习俗掼春盛(挑礼盒)春节期间,潮汕的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
这里的“春盛”,指的是当地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掼春盛”也叫“担春盛”。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
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盛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
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
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
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
春节里,鞭炮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
”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
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
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
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回娘家(食日昼)正月初二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在潮汕人之中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春节的一些禁忌不说晦气话,不做晦气事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或呵斥,以免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
在正月初一这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饮食方面,正月初一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正月初一早饭忌吃荤,一种说法是这一顿如果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说法是吃素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正月初一忌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也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而原先春节禁扫地这一习俗,如今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你可能也人喜欢:节日大全: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坚守传统的潮汕春节七件事潮汕春节食俗,潮汕年夜饭吃什么潮汕春节祭祀活动:正月里来迎老爷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潮州过年的风俗习惯

好像过年倒没多隆重
祭拜祖先,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初一不扫地,祭拜神明,拜年
好像没什么了吧
哦,好像一般都有做鼠粬粿
汕头人春节的习俗

一、潮州大锣鼓
每逢春节,都会有锣鼓队走街串巷,伴着“标旗”游行庆春节,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看游行听锣鼓曲,构成潮汕春节一道特有的风景。
二,潮剧潮乐表演
潮剧潮乐也是潮汕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三,猜灯谜
作为灯谜之乡,“澄海灯谜”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展示澄海灯谜艺术性和群众性,澄海区今年也继续举办“灯谜广场”活动。
将传统灯谜带回潮汕人的生活中,既可以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让人们走近传统,感受传统,回归传统。
四,正月初八“赛大猪”
几十头大猪摆满了汕头月浦村大埕。
这些大猪被村民用特制的木架高高托起,裂开的嘴里含着石榴或桔子,意喻多子多福和大吉大利,猪背上都戴上大红花,不少主人家还为大猪戴上耳坠,有些大猪上面还驮上一只小羊,俗称“全副猪羊”。
每年的‘赛大猪’活动,就是要比比谁家饲养的猪最壮,以此祈求今年获得更好的年运。
五,动物舞蹈贺春
澄海民间盛行大道具广场舞蹈,表演者多模拟动物形态,编排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配合民俗活动演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篇章。
主要有龙凤舞、麒麟舞、狮舞、鳌鱼舞等民间动物舞。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