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属性,十二时辰与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属性目录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属性

十二时辰及其对应生肖1.子时(23:0001:00):属鼠子时是夜半,又名子夜或中夜,是一天的开始。在这个时间段内,鼠最为活跃。2.丑时(01:0003:00):属牛丑时被称为鸡鸣,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此时段内,牛最为活跃。3.寅时(03:0005:00):属虎寅时是清晨,又名平旦,此时段内,虎最为活跃。4.卯时(05:0007:00):属兔卯时是早晨,又名日始、破晓或旭日,此时段内,兔最为活跃。5.辰时(07:0009:00):属龙辰时是上午,又名食时,古人“朝食”之时。此时段内,龙最为活跃。6.巳时(09:0011:00):属蛇巳时是上午,又名隅中,此时段内,蛇最为活跃。7.午时(11:0013:00):属马午时是中午,又名日正中,此时段内,马最为活跃。8.未时(13:0015:00):属羊未时是下午,又名日昳,此时段内,羊最为活跃。9.申时(15:0017:00):属猴申时是傍晚,又名哺时,此时段内,猴最为活跃。10.酉时(17:0019:00):属鸡酉时是黄昏,又名人定,此时段内,鸡最为活跃。11.戌时(19:0021:00):属狗戌时是夜晚,又名黄昏定,此时段内,狗最为活跃。12.亥时(21:0023:00):属猪亥时是深夜,又名夜半,此时段内,猪最为活跃。十二时辰对应的五行属性根据古代五行学说,十二时辰分别对应不同的五行属性:1.子时(水)子时属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起源。2.丑时(土)丑时属土,象征着大地的稳固和生长的力量。3.寅时(木)寅时属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生长。4.卯时(木)卯时属木,象征着太阳的升起和生机勃勃的早晨。5.辰时(土)辰时属土,象征着龙的活动和土地的肥沃。6.巳时(火)巳时属火,象征着炎热和生命力的旺盛。7.午时(火)午时属火,象征着正午的烈日和热情。8.未时(土)未时属土,象征着黄昏的宁静和收获的喜悦。9.申时(金)申时属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金属的光泽。10.酉时(金)酉时属金,象征着夕阳的余晖和收获的果实。11.戌时(土)戌时属土,象征着夜晚的平静和大地的休息。12.亥时(水)亥时属水,象征着深夜的宁静和生命的循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二时辰不仅在时间上划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与十二生肖和五行属性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这种体系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思想。
十二时辰与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养生对照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历来有“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对应人体的十二经络和十二脏腑,在合适的时间养生,才能调养,事半功倍。古人认为,大自然和人是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观,我国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养生与时辰的密切关系。子时(23点至1点)胆经当令宜:睡觉。忌:熬夜。说明:子时是阴气最盛之时,足少阳胆经最旺。此时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抓紧时间工作;调理膀胱经。忌:憋小便。说明:酉时是肾经最旺的时段,此时肾脏功能最为活跃,适合进行适量的饮水和运动,有助于肾功能的健康。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宜:排便;适量饮水。忌:过度劳累。说明:卯时是大肠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排便的最佳时间,同时适量饮水有助于大肠的正常运作。巳时(9点至11点)脾经当令宜:消化早餐;适量饮水。忌:暴饮暴食。说明:巳时是脾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消化早餐的最佳时间,适量饮水有助于脾脏的运化功能。辰时(7点至9点)胃经当令宜:进食早餐;适量饮水。忌:暴饮暴食。说明:辰时是胃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进食早餐的最佳时间,适量饮水有助于胃的消化功能。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宜:午休;适量饮水。忌:过度劳累。说明:午时是心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午休的最佳时间,适量饮水有助于心脏的血液循环。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忌:过度劳累。说明:未时是小肠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适量饮水和运动的最佳时间,有助于小肠的吸收功能。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忌:憋尿。说明:申时是膀胱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适量饮水和运动的最佳时间,有助于膀胱的排泄功能。鸣时(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忌:憋尿。说明:酉时是肾经第二次最旺的时段,此时是适量饮水和运动的最佳时间,有助于肾脏的健康。戌时(19点至21点)肝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忌:过度劳累。说明:戌时是肝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适量饮水和运动的最佳时间,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功能。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当令宜:适量饮水;运动。忌:过度劳累。说明:亥时是三焦经最旺的时段,此时是适量饮水和运动的最佳时间,有助于三焦的功能调节。子时(23点至1点)胆经当令宜:睡觉。忌:熬夜。说明:子时是阴气最盛之时,足少阳胆经最旺。此时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通过以上十二时辰与养生对照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根据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十二时辰时间文章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如今的二十四小时。子时(23:0001:00):夜半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丑时(01:0003:00):鸡鸣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寅时(03:0005:00):平旦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卯时(05:0007:00):日出日出,又名日始、日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间。辰时(07:0009:00):食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巳时(09:0011:00):隅中隅中,又名日中前:太阳接近正午但还未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午时(11:0013:00):日中日中,又名正午:太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未时(13:0015:00):日昳日昳,又名日落前:太阳开始下山但还未完全落下的时间。申时(15:0017:00):晡时晡时,又名日入后:太阳已经完全落下,黄昏开始的时间。酉时(17:0019:00):人定人定,又名黄昏后: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夜幕降临的时间。戌时(19:0021:00):黄昏黄昏,又名日暮: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夜幕降临的时间。亥时(21:0023:00):人定人定,又名黄昏后: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夜幕降临的时间。通过以上十二时辰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时间观念的独特性和人文色彩。这种独特的计时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的尊重和珍惜。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主要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来记录时间,但了解和传承古代的十二时辰计时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12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及二十四小时对应时间查询1.子时(23:0001:00)又名夜半、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丑时(01:0003:00)又名鸡鸣或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3.寅时(03:0005:00)又名平旦,是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4.卯时(05:0007:00)又名日出,是十二时辰的第四个时辰。5.辰时(07:0009:00)又名食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五个时辰。6.巳时(09:0011:00)又名隅中,是十二时辰的第六个时辰。7.午时(11:0013:00)又名日中,是十二时辰的第七个时辰。8.未时(13:0015:00)又名日昳,是十二时辰的第八个时辰。9.申时(15:0017:00)又名晡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九个时辰。10.酉时(17:0019:00)又名日入,是十二时辰的第十个时辰。11.戌时(19:0021:00)又名黄昏,是十二时辰的第十一个时辰。12.亥时(21:0023:00)又名人定,是十二时辰的第十二个时辰。通过以上对照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十二时辰与现代二十四小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时间划分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传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