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知识 >

杨救贫所看过的风水地,杨公风水一脉相传

发布2024-07-25 12:42:43 来源 会员推荐

杨救贫所看过的风水地目录

杨救贫所看过的风水地

杨公风水一脉相传

杨公风水39代传人

杨筠松风水学

杨救贫所看过的风水地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是唐代著名的风水学家,因其用地理风水术帮助贫民致富而得“救贫先生”之称。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杨救贫在江西赣州一带收徒传授风水之术,并在此地从事了大量的风水活动。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虔化(今宁都、兴国、石城等地)、雩都(于都、瑞金、会昌等地)。其中,三僚村是杨救贫定居并授徒传业的重要地点之一。他还曾在岭南道(今广东陈氏)点了一风水地“双狮戏珠”,并帮助陈氏家庭改善运势。杨救贫不仅在江西赣州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还曾前往虔州(今江西赣州)进行风水堪测,并留下了诸多传说和遗址。他在这些地方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完善了形势派风水理论,并为当地民众择吉地造宅。杨救贫所看过的风水地主要包括:1.广东信宜及周边地区。2.江西赣州及其下属的虔化(宁都、兴国、石城)、雩都(于都、瑞金、会昌)等地。3.岭南道(今广东陈氏)的“双狮戏珠”风水地。这些地方都体现了杨救贫在风水学上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杨公风水一脉相传

杨公风水一脉相传,其传承体系复杂且历史悠久。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杨公风水起源于唐朝,由杨筠松(字筠松,号救贫)创立,并在后世不断传承和发展。杨公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风水祖师之一,他潜心研究了多部风水经典著作,如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葬书等。当代杨公风水的主要传承人包括陈益峰和王易成等人。陈益峰是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人,研究风水地理近二十年,职业从事风水地理工作13年。王易成则是北京万福文化的创始人,成为杨公风水刘江东一脉第39代嫡传弟子,并致力于推广和教学杨公风水。刘江东作为杨公风水的重要传承者,其弟子众多,如李唯弘是刘江东一脉的第38代传人。谭文景也是刘江东一脉的第12代传人。曾庆良是三僚杨公风水的传承人之一,专业从事各种风水实战经验。曾祥裕则结合中医养生术对杨公风水进行了深入研究。杨公风水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环境学,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刘江东作为杨公风水的传承者与革新者,打破了曾廖学术的封闭性,将杨公风水推向更广泛的实践和应用。杨公风水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许多古建筑都遵从杨公风水布局而建。在德化县盖德镇山坪村等地,杨公风水信俗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杨公风水一脉相传,通过历代传承人的努力,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传承体系,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杨公风水39代传人

杨公风水第39代传人有多位,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可以确认以下几位:1.曾庆良:他是曾氏一脉传承第39代弟子,继承了杨公风水的秘法。2.曾震阳(字:震阳子):他在20岁至35岁时师从三僚杨公风水第38代传承人陆英馆曾宪煌师傅,成为杨公风水第39代传承人。3.杨淳:他是佛山人,也是杨公风水第39代传人,并且是一位风水实践家。4.刘化庆:他被描述为杨公风水第39代正宗传人,并在安阳进行了面授录像。5.黄金发:他是杨公风水第39代传人,并且擅长使用杨公风水金口诀。6.王易成:他是刘江东一脉第三十九代传人,同时担任多个与风水相关的职务。我搜索到的资料表明,杨公风水第39代传人在不同的家族和流派中都有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师承、学习和实践,将这一古老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杨筠松风水学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他是唐朝著名的地理风水学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被尊称为“救贫先生”。杨筠松在风水学上的贡献极为显著,他开创了系统的风水理论,并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范,使风水学成为一门科学和实用的学问。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等,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风水学中的地位。杨筠松的风水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主张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他发明了风水罗盘,使得原本高度理论化的风水更具可操作性。他还创立了以磁计方位为正针作为地盘、以日景方位为缝针作为天盘、上有二十四山七十二龙的中国罗盘。杨筠松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将风水术从皇宫带入民间,使得这门学问普及到普通百姓中。他的弟子曾文辿和刘江东等人继承了他的风水理论,并进一步发展。杨筠松的风水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体系为后世风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风水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三僚村因杨筠松而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成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