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风水塔,诏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福建风水塔目录
福建风水塔,又称福建宫楼塔,是福建地区传统建筑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如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风水塔是福建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
福建风水塔是一种高大的建筑,通常由多层阁楼组成,外形呈八角形或十二角形,整体呈现出雄伟壮观的气势。风水塔的建造一般都是在重要的山岗或海边,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风水,可以起到镇宅宁神、避邪驱瘟的作用。
。
风水塔除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在福建人的心目中,风水塔是一座信仰的象征,它代表着福建人对祖先、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风水塔也是福建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诏安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

诏安的旅游,并没有发展起来,但不影响它有自己的景点:乌山红色之旅、九候岩山石水之美、悬钟古城海边灵秀、金光明寺晨钟暮鼓……
诏安人有很多特色的小吃美食、诏安的海鲜大排档满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铁炉港海鲜大排档、后林海鲜大排档,诏安的甜汤、菜头粿和蚝烙是诏安人夜宵的最爱,大街晚上的甜汤摊位常常人满,体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头粿和蚝烙堪称一绝管是夜宵还是午晚餐,都是诏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诏安的猫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懒得煮的就去保钦家或者五一菜市场边上的猫仔粥店里来一份。
另外麦熟估计整个中国只有诏安有,这个只有各人家里才会做一般过年后到立夏都会有人吃,过了这个时间就没人吃了,特别的味道出门在外的诏安人最是念想。
诏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自然景观
乌山位于诏安县东北部,距红星乡政府北部9公里处,因山外表呈乌黑色,故名乌山。
四周陡峭险要,地势呈南北走向,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0公里,面积900平方公里。
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岗岩、流纹岩构成。
主植被为松和杂木,覆盖率55%。
主峰海拔1117米。
丛崖、奇石、深洞、巨壑、雨林构成乌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分为早春探梅、乡野觅趣、九侯怀古、金溪漂流、西山探险、乌山览胜、红土寻根、亚湖泛舟等8大景点。
九侯禅寺
九侯山,福建省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它位于诏安县城东北方向约11.5公里处。
有九大山峰,有“闽南第一峰”之誉,最高为天柱峰。
属花岗岩地貌,奇岩、怪石鳞峋,有天开石、棋盘石、天桥石、鲤鱼石、花瓶石等。
方圆十余里,层峦叠嶂,烟岚起伏。
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
[36]
山上有天开门、九侯禅寺、五儒书室、棋盘石、香炉石、风动石、云根石、天然桥、牛眠石、鲤鱼石、观音石、三宝石、飞来佛、罗汉洞、松涧泉、瀑布泉、花瓶石、福胜岩等二十四个景点。
[37]
腊洲山又名麒麟山,海拔92.5米,原是诏安宫口港东南海上小岛,名腊洲屿,后因河海冲积和筑堤围垦,遂与陆地连成一片。
塔立于腊洲山东峰顶,故又称腊洲塔。
[38]
祥麟塔在梅岭乡,坐落于梅岭镇腊洲村腊洲山上,风水学上属水口案山的风水塔,在古代也有作为指示航船的灯塔的作用。
点灯山位于太平镇大布村,距县城25公里。
海拔894米,总面积9.12平方公里。
点灯山自然景观雄奇灵秀,人文
祥麟塔
景观丰厚多彩,民间流传诸多故事佳话,蕴含宝贵的文化内涵。
游客络绎不绝,逐成观光朝圣、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点灯山景点有点灯林海、石脚桶、观音送子峰、姑娘洞、金灯寺、明灯寺、英姿亭、众仙姑宫、天狮人面峰、青蛙石、八戒峰、神龟石,山山有物、石石有景,若隐若现,似人似物,成了许许多多的神话和故事。
分别有位于南诏镇的城隍庙、武庙、观音庵、功臣庙、朝天宫、东岳庙等。
人文景观
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貤坊、关帝坊。
这些技艺高超、精美细腻的历史遗产,融汇了建筑、雕刻、书法、诗词等多种艺术技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贡献杰出者,当朝皇帝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
诏安明代牌坊群也不例外。
2000年7月,诏安县人民政府已将其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一座功覃闽粤坊,位于闽粤交界分水关上。
[40]
在田楼
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
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
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
在田楼为八角带圆,直径99.8米,5层,气势宏伟,基本保留完好,规模居全省土楼之首。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中国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的生土楼”。
请问福建泉州永春县留安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名人

留安在历史上名人辈出,较知名的有留从效、留正等人。
留从效在开发和建设泉州中,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留正曾担任过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的丞相,赠太师,封魏国公。
留安还是永春华侨出国最早的地方,明朝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刘明福随三宝太监郑和出使东南亚各国,于次年病逝于苏门答腊,这是永春人和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的最早文字记录。
早于明清时期,当地乡民就将此地视为风水宝地,建庙垒塔,祈求安康。
相传,清乾隆壬辰年间(公元1772年),永春知州张所受修筑的文明塔毁于水患;永春知州姚任道重建的文峰塔,历经180年后,于1961年毁于台风。
双塔合称留安塔。
1984年春,港胞颜彬声先生回乡探亲,慷慨解囊,捐资建塔,双塔屹立于留安山上。
上世纪90年代,永春县决定开发留安山,沿山麓建造一座供市民休闲、锻炼、赏景的山林公园。
近两年来,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规划建设多种造型的亭阁50余处,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沿山通道各处;同时,种植大片柑园、茶园,开辟百亩苗圃供游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