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风阳春留题风水图,描写松竹梅的句子
徐东风阳春留题风水图目录
白朴的元曲

白朴元曲全集
[仙吕]寄生草 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
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中吕]阳春曲 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越调]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越调]天净沙 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越调]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越调]天净沙 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黄芦岸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驻马听 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大石调]青杏子 咏雪
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
穷冬节物偏宜晚。
冻凝沼址,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
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
疑在玉壶间。
[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
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
[幺]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
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结音]似觉筵间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
醉眼朦胧问小蛮,多管是南轩蜡梅绽。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第一折(选)
[仙吕.忆王孙]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
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波罗袜冷。
[胜葫芦]露下天高认气清,风掠得羽衣轻,香惹丁东环佩声。
碧天澄净,银河光莹,只疑是身在玉蓬瀛。
[金盏儿]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不甫能今夜成欢庆,枕边忽听晓鸡鸣,则早离愁情脉脉,别泪雨泠泠。
五更长叹息,则是一夜短恩情。
[醉扶归]暗想那织女分,牛郎命,虽不老,是长生。
他阻隔银河信杳冥,经年度岁成孤另。
你试向天宫打听,他决害了些相思病。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第一折(选)
[仙吕.点绛唇]万物乘春,落花成阵,莺声嫩,垂柳黄匀,越引起心间闷。
[混江龙]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清和天气,淑景良辰。
紫陌游人嫌日短,青闺素女怕黄昏。
寻芳俊士,拾翠佳人。
千红万紫,花柳分春。
对韶光半晌不开言,一天愁都结做心间恨。
憔翠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
[油葫芦]杏朵桃枝似绛唇,柳絮纷,春光偏闪断肠人。
微风细雨催花信,闲愁万种心间印。
罗帏绣被寒孤,欲断魂,掩重门尽日无人问,情不遂越伤神。
裴少俊墙头马上 第一折(选)
[仙吕.鹊踏枝]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粉悴胭憔,他绿暗红稀。
九十日春光如过隙,怕春归又早春归。
[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
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飞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蛾眉系。
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
描写松竹梅的句子

时值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山野之上,松在峥嵘傲岁,梅正隐隐含春.何等风神高迈,容仪俊爽.
试想想,隆冬时节,虽则朔风怒号,四野萧疏,而傲然不拔,英挺如昔,好一派青松的气概.再想想,虽则冰封千里,满目苍茫.而仍在雪里吟香,满怀春意,好一个寒梅风姿.松与梅之所以无愧于人们的礼赞,“傲”与“含”松与梅的最高境界.对青松而言,哪怕环境多么恶劣困厄,青松总是睥睨着四周环境,面对窘困,丝毫不自处于卑微,仿佛它就是要以这些恶劣环境来进一步表现它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的英雄姿态.显示它倔强峥嵘的独特性格.而寒梅总是乐陶陶地微笑,瞻望着将来.透过纷纷白雪,看见了阳春,满含希望迎接春的到来.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真木.松的气概,梅的丰姿,正是在艰难困厄的岁月中,方显得坚贞卓绝,超拔不凡.草木如此,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然也有人为之蹙额低头,或趦趄不前,或另寻羊肠小道,像秋枯根露的蓬草随风而去.松柳异质,一经考验,谁是勇者,谁是怯夫,显而易见.
赞美青松吧,你看他总是郁郁葱葱,盘根大地.赞美梅花吧,你看它总是如此胸怀爽朗,傲雪争春!
————摘自《松梅礼赞》
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井冈翠竹》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竹子精神》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2、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
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
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