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那个镇有风水名地,普宁有哪些镇辖乡的
普宁那个镇有风水名地目录
普宁培风塔位于哪儿

普宁培风塔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普宁洪阳镇后坑村,因古属乌犁乡,故俗称“乌犁塔”。
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
用三合土做成的风水塔,每层都有不可思议的石阶,每层都有窗户可以眺望。
塔檐是用红砖砌成的。
七层中有藻井,塔顶是大葫芦及其上有三轮仰莲托一个千斤重的生铁铸的小葫芦组成,别具一格。
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来巍然屹立,是“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
塔通高36米,共七层,平面八角形,砖土混合结构,塔身由三合土砌成,在国内诸塔中,实属罕见。
塔柱长9.8米,塔柱高1.65米,共分9个台阶登上蔗台。
第一层下-边长3.9米,周边长者31.2米,塔高31.7米。
塔各层中空,第一层塔壁厚2.55米,高1.5米,塔身依次向上,第七层每面仅0.71米。
塔座只有一门入塔腔,塔门向西,门宽1.3米,高2.77米,拱顶,石门框上阳刻:七级高雄插汉,千峰环抱壮抉。
有内转石阶,可以登上各层。内转石阶有120级。
一、二层以上每层开四扇门(窗),相邻的每层四扇门(窗)相互交错,既美观又能从每层室内环视四周。
塔檐是用红砖砌成的。
最顶层(第七层)的塔内藏藻井,外有走廊,走廊的每个角都有柱子,柱子上有用瓦和三合土做成卷草图案的优美造型石。
塔刹为铁铸相轮宝瓶状。
后坑村:后坑村位于洪阳镇北端,省道1930线和马五线交汇处,距洪阳镇区2公里。普宁“八景”之一的“培峰塔”耸立于该村,交通便利。
全村现有人口2349人,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属平原地区,纯农业经济。
村民经济收入一般,多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有粮食、蔬菜、苗木等。
支部党员34人,村“两委”干部5人,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多元。
普宁有哪些镇辖乡的

全市乡镇级区划数23个,有5个街道办事处和22个乡镇。池尾街道位于市中心区西部,因建在明末大池塘的末端而被称为池尾,2000年12月被拆除。
流沙镇位于市境中部偏东,南山北麓,练江上游。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附近村民开始在此摆摊出售农副产品。光绪年间(1875 ~ 1908年)正式更名为威集。取名流沙市,是建镇时驻地的名字。
2000年12月撤销流沙镇,原辖区为流沙东、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4个街道办事处管辖主体。
洪阳镇,古称普宁县城,古称厚屿。
“宋末,闽邑名士方瑶,遍游名山名胜,至洪山之南,见山明水秀,便在此定居。
因地处洪山之南,山南曰阳。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设普宁县后,万历三年(1575年),普宁县由贵屿迁至此处,知县刘钝在此建县城。
明?万历十四年(1586)建城。
县治是历明、清和民国时期的374年。
因三面环山,四水归汇,素有“盘底珠”之称。
占普宁市辖镇,位于市境东部。
1940年在东占陇和西占陇之间形成市场,称为占陇。
里湖镇普宁市境内北部,北临榕江,与揭西相邻。
万历年间建市,位于西门溪、火打溪汇入榕江,地势低洼,雨季洪水成湖,此处两溪之间明代建龙门桥,相传桥下常鲤鱼游,取“鲤鱼跳龙门”之义,鲤鱼湖也简单地造湖。
东邻汕头市潮南区。
原名荒埔,相传北宋杨文广曾驻扎于平南。
架山镇普宁市下辖镇,位于市境东南部。
与町名有关,位于小山丘上,与3公里外的笔架山相比,地势较低,所以被称为名架山。
大南山镇普宁市下辖镇,位于市境中部,以镇西大南山为名。
云落镇普宁市下辖镇,位于市境中部。
因谷中白云缭绕,又传说有仙鹤栖息于密林之中而得名。
高埔镇位于普宁市境内西南部。
因为清初的时候村子建在高地上,所以叫高埔。
船埔镇是普宁市下辖镇,在市境西部。
相传建于明中叶,初名船头,成市后改名为船埔。
梅林镇普宁市下辖镇,位于市境中部。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因梅树多而得名。
清代形成梅林圩,镇因威名而得名。
梅塘镇位于普宁市境北部,北临榕江,隔江与揭西县接壤。
镇驻地池边多梅树得名梅塘。
燎原镇位于普宁市境内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泥沟村。
普宁市辖镇,位于市境东北部,铁山西侧。
清中叶在大沙坝上建村,后形成坝圩,镇因圩得名。
位于市境东北部,与揭西县相邻。
镇人民政府驻赤岗山村。
明代建村,因左侧有红丘而得名。
南溪镇位于普宁市境东北部,与揭东县隔江相邻。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
位于市境东北部,毗邻榕城区。
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广太威,据碑记“承广首,取平义,曰广太威”。
麒麟镇普宁市下辖镇,在市境东部。
东倚鼠尖山、大尖山,因地处麒麟山东麓而得名。
南径镇普宁市镇位于东北部练江以北,东邻汕头市潮南区。
在狮山和小园山的径口,青洋村的南边,被称为南径。
普宁保利和府地理风水如何

好啊,陈?尤肖
位于揭阳普宁市的保利和府是潮汕民系世代聚居区之一。
潮汕居民以重视风水闻名,对居住环境也一直秉持着“山环水绕,抱必气”的传统文化信仰。
保利和邸西近寒妈水库,东临象鼻山,满足了您对居住环境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