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知识 >

洛阳邙山风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青睐的埋葬地呢?

日期 2023-12-27 17时 来源 共享网站

洛阳邙山风水目录

洛阳邙山风水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青睐的埋葬地呢?

洛阳市忙山是优美的,土壤肥沃的山脉吗?

邙山上的风水好在哪里?

洛阳邙山风水

    洛阳的北邙山是中国历史上安葬帝王最多的地方之一,风水学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符合多项风水指标。

    北邙山位于中国三大龙脉的中龙脉之上,又在周公勘测的天地之中的附近,虽不算高大险峻,但连绵起伏宛如长龙蜿蜒,龙气聚集其中。此外,北邙山被三水环绕,周围还有六座高山围绕,占尽了所有的地理优势。

    洛阳作为古代中国的都城,吸引了众多帝王将相、达官贵族、富商巨贾、文人墨客汇集于此,这些人死后,大多数选择在此附近下葬。因此,北邙山成为了这些人的首选之地。

    总的来说,洛阳北邙山具有独特的风水和地理优势,是安葬帝王和贵族的理想之地。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青睐的埋葬地呢?

古时埋葬地要选地理因素,以及还要看其风水如何,北邙在历史上不管是地理因素,还是它本身的历史因素,甚至它的风水极好等原因都成为了埋葬帝王的极好之地。

古时民间相传“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就在苏杭生活,逝去之后最好能葬在北邙,北邙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

北邙山原名邙山,因位于洛阳北部,因此称之为北邙。

北邙山不仅古墓数量庞大,更有无数帝王贵胄埋葬于此,在考古中发现光帝王墓就有24座,时间跨度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共六代。

而北邙能成为帝王青睐的埋葬之地也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地理原因。

自古以来中原兴盛土葬,好的土葬的地点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土厚、水低、干燥、缓平。

北邙山海拔300余米,地势平缓,中间高四周低,无高山遮掩,无沟壑纵横。

土质由黄土构成,土层深厚、粘结性佳、质地坚固、密度紧实,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北邙山渗水少、土壤干燥且不松散的特性,也就成为了适合土葬的地方。

二、历史原因。

北邙山地处洛阳北。

由于古代的防腐技术有限,人们逝去后只能选择在故居的附近下葬。

都城繁华,不适合下葬,于是离都城近地理位置又好的北邙山便成了首选之地。

三、风水原因。

人在刚逝去时,被认为处于阴阳交界,这时产生的生气会遇到风会随风而散,遇到水会被停聚。

有了山岗可阻风吹散,有了河流可聚拢而积。

北邙一带靠山面水,藏风聚气,是陵墓的绝佳风水宝地。

且邙山为秦岭余脉,而秦岭又为昆仑余脉,昆仑自古就被认为是中国龙脉的发源地,因此人们也认为邙山是在龙脉上。

于是北邙便成为了一待风水宝地。

洛阳市忙山是优美的,土壤肥沃的山脉吗?

展开全部

山区没有肥沃的土壤,风化作用使土壤贫瘠,降水的冲刷也使营养物质流失很快。

洛阳邙山的确是风景优美的,风水好是历代帝王的墓冢安葬之处。

因为土层厚实、坚硬、紧密、不渗水,最适合安置墓穴。

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

其最高峰为翠云峰,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

“邙山晚眺”,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邙山陵墓群是目前中国面积较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至三国(公元220年-280)时期的古墓。

邙山上,大大小小的土包,就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墓冢,这,就是邙山古墓群。

邙山,又称北邙,属秦岭崤山余脉中间的一段,横亘在黄河南岸、洛阳城北的黄土丘陵地带,高出黄河、洛河水面约150米。

南北16公里,东西30公里,面积约有500平方公里,地势开阔。

在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粘结性能良好、土壤紧硬密实,最适于安置墓穴。

由于邙山山川绚丽,风光宜人,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所以邙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邙山自东汉以来就是洛阳人的墓地。

现存有秦相吕不韦、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晋司马氏、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汉献帝陵、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王铎等历代名人之墓。

现在建有中国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

邙山上的风水好在哪里?

生苏杭葬在北邙,最好的地方在孟津平乐,白马寺北面儿海拔最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