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云南初一吃什么风俗,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4-03-10 来源 网络

云南初一吃什么风俗目录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 大理:初一要吃“麻饧”,这是一种用芝麻和糯米制成的小甜点,寓意“麻利”、“顺心如意”。

2. 昆明:昆明的初一风俗是吃“盘龙饼”,这是一种有着盘龙图案的糕点,寓意“飞龙在天”、“龙马精神”。

3. 红河州:红河州的初一风俗是吃“年糕”,这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甜点,寓意“年年高升”。

4. 普洱:普洱的初一风俗是吃“蒸羊肉”,这是一种用新鲜羊肉、豆腐、蒜薹等食材制成的传统菜肴,寓意“家庭和睦”。

总之,云南各地的初一风俗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和特色,但都是为了祈求吉祥如意,和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挂甘蔗、铺松毛、吃长菜、饵块、聚财、挑“聪明水”。

1、挂甘蔗

春节前夕,云南各地的农贸市场和年货街上,一根根甘蔗堆成了小山,对比挑选之后人们都会买上两根或者扛起一捆回家。

甘蔗尾部要带点根须,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

到除夕夜十二点时,要把甘蔗根朝上叶朝下放在门后,表示“翻梢”,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

2、铺松毛

门前栽“松蓬”是老昆明人过年的习俗,以前过年时每户人家都要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树下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乞求来年的好运气和家人平安幸福。

在农村,过年有的家里不只要门前栽“松蓬”,家里地板上还要铺松毛,一屋子的清新气息。

象征新的一年清吉平安,这个习俗应该是在全国独有的吧。

3、吃长菜、饵块

吃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一碗菜之一,也是很多人儿时深深的记忆。

寓意是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昆明人的长菜一般是青菜或者蒜苗一根根长长的煮出来。

4、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招致霉运。

如果非扫不可,只能从外往里扫。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而破财。

5、挑“聪明水”

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除夕晚上,布依族同胞都会通宵达旦地守岁。

新年初一清晨,姑娘们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扫尘、杀年猪、舂粑粑、铺松毛、吃八大碗等。

1、扫尘:扫尘,即扫房子。

在大理,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在曲靖,每家每户用长长的竹子做成扫帚,将家中的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

所有的“扫尘”工作都要在除夕前完成,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2、杀年猪:杀年猪是云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年所杀年猪在年初时就需选定,选定之后还要择吉日将它与其它的猪分开圈养,称之为“关年猪”。

临近过年就可以选择吉日进行宰杀了。

同时要给远亲近邻、朋友伙伴捎信,约定来吃年猪饭的时间。

届时,寨子里会轮番上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盛况。

3、舂粑粑:舂粑粑与杀年猪、腌腊肉、做血豆腐一样,都是为过年做准备。

舂粑粑要约上几家人才能进行,男人们管碓管揉,女人们管灶。

过年前后,亲朋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就会拿出粑粑来在火盆上烤,以示欢迎。

没有粑粑招待,则会被认为主人家待客不周到。

4、铺松毛:铺松毛是云南的主要年俗之一,年夜饭准备上桌时,大人和孩子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年夜饭就放在松毛上,全家人围着可口的饭菜在青松上席地而坐,在清新的气息中享受着美味的年夜饭,象征新的一年清洁平安。

5、吃八大碗:白族人在春节期间,八个人为一桌,一桌八个菜,荤素搭配 ,荤菜为主菜,一般都有定数,每人有两片肉左右,碟中底菜可随便加。

食用完后,用袋子将分到的肉菜,带回家给老人小孩吃,表示把喜气和祝福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