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族的节日风俗,黎族都有那些节日?
黎族族的节日风俗目录
。
1. 三月三节:黎族人民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节日有“赛龙船、唱板凳、打大炮、献土鸡”等各种庆祝活动。
。
2. 龙船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黎族人会举行龙船竞赛活动,赛龙船是黎族人民最喜欢的传统活动之一。
。
3. 红壳蟹节:每年农历七月,黎族人会庆祝红壳蟹节,这是黎族人爱吃红壳蟹的习惯发展而来的节日。
。
4. 火把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黎族人会点燃火把,祭祀祖先和神灵,同时也是为了驱赶邪灵和疫病。
。
5. 婚礼习俗:黎族人婚礼习俗独特,新娘要在婚礼前三天吃素,新郎要在婚礼前一天禁止吃肉。婚礼当天,新娘要插上三朵白花和三朵红花,象征着新郎新娘和未来的孩子。
。
6. 风筝戏:黎族人喜欢玩风筝,他们会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和七月十五日放飞风筝,同时也是为了祭祖和祈求好运。"。
黎族的“三月三” 的习俗是怎样的?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
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
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
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
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
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
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
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
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
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
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春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
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
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黎族都有那些节日?

三月三爱情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日子。
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头上绿叶蔽天,脚下“叶毯”铺地,幽邃、凉爽、安谧。
难怪“三月三”就成了当地人自由选择配偶而被称为“爱情节”。
传说远古时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
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
边。
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
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
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
节日里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带着糕点、粽子,小伙子们捕鱼,姑娘们做饭烤鱼,然后把祭品供于有天妃和观音化石的岩洞口。
拜祭毕,青年们来到活动会场,进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荡秋千等。
夜幕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撑开花伞,姑娘们的银饰及贝壳饰物在火光下闪闪烁烁。
情歌婉转,舞蹈渐起,由平缓抒情而进入欢乐奔放。
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
因三月三从其来历和主要活动内容来说,都与婚恋有关,故而也称为爱情节。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
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