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 > 民俗文化 >

苗族花山节的风俗人情,苗族的节日:采花山,有什么看点?

日期:2024-03-03 02时 参考 网络转载

苗族花山节的风俗人情目录

花山节它有什么寓意?

苗族的节日:采花山,有什么看点?

苗族花山节的由来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主要庆祝农民的丰收和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在这个节日里,苗族人民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舞蹈、歌唱、竞技、摆设等等。

1. 起舞祈福:在花山节中,苗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衣服,手持花、鼓、锣等器乐,跳起传统的苗族舞蹈,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摆设盆栽:苗族人民认为花山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和感谢的时刻,因此会在节日中摆设盆栽,以表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激之情。

3. 竞技比赛:花山节期间,苗族人民会举办各种竞技比赛,如赛龙舟、赛跑、赛马等,旨在展示自己的体力和技能,同时也是一种展示苗族文化传统的方式。

5. 赛歌比赛:在花山节中,苗族人民会进行赛歌比赛,以传唱苗族传统歌曲,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苗族花山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祈求幸福、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也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山节它有什么寓意?

花山节又叫“踩花山”,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

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

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

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苗族的节日:采花山,有什么看点?

 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正是苗族的“采花山”,又称“花山节”。

进入腊月中旬,花山主办人就要在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

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

花山节不论是哪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

(图为花杆)  主办人准备一些酒,招待前来采花山的客人。

花山场上,举行武术、斗牛、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

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给予物质奖励。

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寻爱寄情,互订终身。

过去,花山节往往由无嗣求子者筹办。

现在,各地政府为发扬民族文化。

每年都拨专款资助,各地花山场日益兴旺。

多数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想念万物有灵,认为天地间都有看不见的“鬼”、“神”主宰着。

天旱、天涝要祈求龙下雨或止雨。

村边寨脚或林中大而老、枝叶茂密的高大常青树,常常被当作“龙树”或“神树”加以崇拜。

人死后要请师傅“指路”,历数通往祖先居住地方和迁徙的沿途地名,使亡魂到达其祖先的发祥地。

日常生活中的祝福病痛、生产好坏都认为是“鬼”主宰着,触犯了鬼,就要受到惩罚。

苗族花山节的由来

展开全部

滇东北和滇南[2] 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

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

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

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