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藏族有什么习俗?
藏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目录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习惯。
。
1. 藏传佛教: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佛教对藏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藏族人民善良、慈悲、谦虚的品德,都与佛教信仰有关。
。
2. 藏族服饰:藏族人民的服饰非常具有特色,男子通常穿着藏袍、藏靴、藏帽,女子则穿着藏袍、藏袜、藏鞋以及精美的藏式头饰。
。
3. 藏式建筑:藏族人民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的藏式建筑,屋顶构造特别,既能保温又能防水,还有美观的装饰。
。
4. 藏族舞蹈:藏族人民喜欢跳鬼步舞、藏戏等传统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
5. 藏族音乐:藏族音乐具有美妙动听的特点,通常使用藏式乐器如唢呐、手鼓、长笛等。
。
6. 藏族节日:藏族人民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雪顿节、卡塔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
。
7. 藏族饮食:藏族人民的饮食以牦牛肉、羊肉、青稞酒、酥油茶等为主,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是藏族文化的一部分。
。
总之,藏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藏族有何独特民族风俗?

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藏族有什么习俗?

民族禁忌
禁忌是人们由面对一个权威对象时的敬畏感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限制性规定。
禁忌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受尊敬的事物不许随便使用,因为这种事物具有“神圣”、“圣洁”的性质,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会招致不幸;反之,遵循禁忌,会带来幸福。
二是对受鄙视的不洁、危险的事物,不许随便接触,违反这种禁忌,同样会招致不幸。
将禁忌分为语言禁忌、行为(作业)禁忌和饮食禁忌三大类。
根据藏族主要的禁忌事项,我们将藏族禁忌分为生活禁忌、言语禁忌和宗教禁忌等三大类。
一、生活禁忌 指除特殊场合禁忌之外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禁忌。
从社会角色、行为领域、人体、生存状态四个方面划分,基本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外出等衣、食、住、行方面的禁忌,婚姻、生育和死亡禁忌以及性别禁忌、等级禁忌、生产禁忌、人体禁忌、排泄物禁忌和姓名禁忌,等等。
此外,有关天体、天象的禁忌,动物、植物的禁忌也可归纳入这类禁忌中。
二、言语禁忌 指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下的禁用,它发展的极点便是对语言灵物的崇拜,如崇拜符、咒等。
“符是一种奇特的图画,充当‘文字’代替语言力量,用来作避邪镇妖之用。
咒是口头语言禁忌,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一旦使用,认为会置对方于死命”。
在藏族生活中常见的盟誓诅咒同样可纳入语言禁忌范畴。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礼仪 有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敬茶等。
献哈达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觐期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
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古利。
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
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
送接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
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
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
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
以示谢意。
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
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磕头 信教群众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要磕头,以表示忠心和虔诚。
磕头时,不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帽子(男人须将处巴套袖),双手着地磕三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
路遇长者要脱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
敬酒敬茶 常见为敬青稞酒、敬酥油茶。
敬酒以满怀为敬,主人先做,客人喝酒时,先用食指沾洒向天空弹三次,祝“扎西德勒”后再喝,若客人酒量不大,经主人同意,也可不喝,以表示礼节。
一般敬酒,主人先请客人喝三口添三次再一满杯饮干。
如此主人家会很高兴。
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
敬茶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和尊卑有序。
先长辈、父母、客人和尊者,再晚辈和主人。
若有客来,主人要用清水将碗洗净,揩干,用火烘干,然后再斟茶用双手捧献于客人前,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
起先斟茶时不能将碗倒满。
客人喝过一口后,主人可斟满,以表示主人大方、不吝 啬。
客人告辞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有礼貌。
藏族禁忌 藏族禁忌较多,有行为、宗教、语言、食物及生产劳动等诸方面。
生活禁忌 :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有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年尾忌债翻年,年头忌要债;忌妇女在炉灶上站立、蹲坐;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随便指问;吃奶渣和酸奶时,忌用筷子;忌烧奶渣吃;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坐,只能盘坐或跪坐;不准随便跨越火塘;不准在神龛上放杂物。
语言禁忌 :在长辈、尊者及父母前,忌讲丑话脏话;在家中忌讲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喜庆佳节;忌以下流秽语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
生产禁忌: 不打杀鹤、雁、鹰、雕、乌鸦、家狗、家猫等,雨季,忌在高山上砍伐木材或高声喊叫。
在防霜防雹期,忌火化尸体,忌妇女外出不披披肩。
藏族服饰 迪庆藏族男子服饰基本相间。
-般着右襟齐腰高领镶金银边短衫,称“对通”。
讲穷层次重 叠,选料颜色醒日,外穿用布、毛呢、氆氇、绸缎等制作的“楚巴”。
有银刀、护身符、钱包等各种精美的饰品。
有乌拉靴、长统皮鞋,金绒藏靴居多。
东旺、格咱、尼汝藏族妇女穿连衣裙式女装居多,多以自织氆氇为料,上段色彩鲜艳,下段为百褶裙,裙长及膝,褶裙仅在身后,后摆呈半圆形,裙下镶有五彩虹边及彩边。
大中甸、小中甸妇女身着长袖女藏袍和大襟短坎肩,坎肩领口、襟边攘有五色花边,状如彩虹,裤子用黑、蓝色料子。
青年人披黑羊皮,类似披风。
尼西妇女又多穿白色衣裤。
德饮归女上身穿长袖彩绸衫,其颜色有深绎色、深红色、粉红色、白色等,外着无袖大襟长袍,其料有“龙凤”图案或“寿”字图案的彩缎、丝绸和氆氇等。
下身穿宽而长曳的百褶裙。
维西塔城一带妇女多穿大襟宽袖短袄,外罩坎肩,下穿长裙。
近年来,迪庆妇女喜穿现代女式藏装者届多。
迪庆妇女佩饰有玛瑙、珊瑚、玉石、项链,耳坠银制镶玉大耳环等。
